虽然各单位在实行责任会计的具体做法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责任中心
责任中心是企业内部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成本发生、收益实现和资金使用的组织单位。首先,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把所属的各部门、各单位划分为若干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责任中心,并规定这些中心的经理、主任、段长、组长,甚至职工个人对他们所能控制的成本、收入、利润或投资效果向其上级管理当局承担责任。责任中心通常分为成本责任中心、利润责任中心和投资责任中心。
(二)确定各责任中心目标
责任中心目标是有关责任中心在其权责范围内,设定的应当完成的生产经营任务和财务指标。它是把企业全面预算所确定的总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为每一责任中心确定相应的责任目标,以便各责任中心了解其在实现企业总体目标的过程中所应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
(三)建立责任核算系统
为了正确反映和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实现经济责任的制度化和数量化,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记录,计算和考核有关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明确各种责任报表的格式、内容和报送的时间,以便及时了解各有关责任中心的经营活动情况。
(四)编制责任报告及业绩考核表
编制责任报告可以帮助责任中心对预算与实际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价和考核各责任中心的工作成绩和经营效果,并分别揭示它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保证经济责任制的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