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的优点

2019年9月14日22:39:37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已关闭评论

1.对成本的界定更加科学

作业成本法认为成本是基于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及其原因来计算形成产品的各项作业的成本,它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与产品形成有关的各类作业,而不仅仅是生产过程中的耗费,这样的成本层次更丰富,计算更科学。

2.对间接费用的分配更合理

作业成本法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再使用单一的分配标准,而是采用多元分配标准,从成本对象和资源消耗的因果关系着手,根据资源动因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再按作业动因将作业计入成本对象,提高成本的归属性,体现了不同产品生产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引起的间接费用耗费上的差别,解决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扭曲成本信息的问题,从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更精确的成本信息。

3.有助于控制成本

作业成本法将作业、作业中心、顾客和市场纳入了成本核算的范围,形成了以作业为核心的成本核算对象体系,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以更好地控制成本,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4.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决策

作业成本法提供了更真实、更丰富的作业驱动成本的计量信息,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更好的产品设计决策,以及改进产品定价决策,并为是否停止生产老产品、引进新产品和指导销售提供准确的信息等,使管理者较容易利用相关成本进行经营决策。

5.便于企业绩效考核

在作业成本观念下,按作业设立责任中心,使用更为合理的分配基础,易于区分责任。通过各作业层提供的有价值的成本信息,能明确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高效作业和低效作业,以评价个人或作业中心的责任履行情况。同时,对作业过程的各种诱因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各作业效率,对作业采取消除、减少、选择、组合或共享等优化措施,也有利于考核企业绩效。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