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同质成本库
所谓的同质成本库,是指将具有相同作业动因的作业,按一定要求合并在一起。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建立一个同质成本库,就是将同质组内各项作业的成本归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成本集合。
纳入同一个同质组的作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属于同一类作业。
第二,对于不同产品来说,有着大致相同的消耗比率。
2.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的分配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二是预算作业成本分配率。
(1)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
例如,企业生产某产品的车间,当期发生的搬运环节的作业成本为20 000元,当期实际作业为2 000次。
那么,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20 000÷2 000=10(元/次)。
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具体见表1-1。
(2)预算或正常作业成本分配率
例如,企业生产某产品的车间,预计当期发生的搬运环节的作业成本为21 000元,当期预计实际作业为2 000次。
那么,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21 000÷2 000=10.5(元/次)。
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预计的成本,必然与实际的有差异,采用预计的作业成本分配率需要结转成本差异。
预算或正常作业成本分配率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具体见表1-2。
企业采用什么样的分配方法比较好呢?一般来说,预算或正常作业成本分配率法比较好。企业采用预算或正常作业成本分配率法,虽然会增加分配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差异的工作量,但它能及时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和决策依据,并能及时反映成本变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