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周期长、环节多,涉及因素广泛、易变,而且活动参与主体众多。 情况复杂多变,出纰漏的可能性自然就会增加。把别人出过的差错告诉大家,即使没有借鉴价值, 也一定能起到提醒作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战略管理中的常见错误
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意味着将把一个组织带向未知的、 不确定的领域。
企业制定战略,并不是企图开出一张获得成功的处方,而是建立一个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结构,引导企业踏上一条遥远的征途。
弗雷德·R.戴维(Fred R.David)教授, 在其所编写的《战略管理》教科书中,对战略管理中常见的错误或不当行为做了总结。 具体有以下几种注:
利用规划战略的便利,获取决策权和资源控制权;
仅仅为了满足人事安排和制定规章的需要而进行战略规划;
从确定使命到制定战略,转变过程太快;
没有把计划向员工通报,致使其仍然工作在茫然之中;
最高管理层凭直觉行事,很多决定与正式计划相矛盾;
最高管理层不积极支持战略制定工作;
没有把战略目标作为绩效衡量的标准;
只把战略制定工作交由“制定者”来做,而不是让全体管理者都参与其中;
未能让关键员工全面参与战略制定过程;
未能营造支持变革的合作氛围;
忽视战略规划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因事务缠身而不能进行或没有足够的精力开展战略制定工作;
所制定的战略过于正式,以至于抑制了灵活性和创造性。
提高战略管理效率的原则
如上所述,战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 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实施效率。
有哪些原则应该遵守呢? R.T.伦兹(R.T.Lenz)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整理如下:
(1)要使战略管理过程尽可能简单化和非程式化。 要去掉专业术语和难懂的规划语言。
应当记住,战略管理还是促进学习和行动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正式的控制系统。 为避免程式化行为,要使任务分配 ,团队成员、会议形式及规划日程多样化。 战略管理过程不应是完全可预期的,设定的条件也必须有所变化,以便激发创造性。
(2)规划的表述主要采取文字叙述加数字说明的形式。
如果管理者不能用一个段落的篇幅表达战略,那么,他们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战略,或者是还没有理解战略的内容。 要鼓励那些向现行战略的基本假定条件发起挑战的思想和行动。
(3)要欢迎坏消息。
如果战略不奏效, 那么管理者就极其需要知道这一点。 此外,不能仅仅因为不能量化就对某些相关信息加以排斥。
(4)要建立一种可理解战略管理的作用和根本目的的组织文化。
不要让“技术专家” 支配了战略管理过程。 战略管理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学习与行动的过程。 因此,要用便于学习与行动的语言来解说。
(5)要关注战略管理的心理、社会和政治维度, 以及信息基础和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