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大要素
TPM强调以下五大要素:
(1)TPM致力于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2)TPM要求在设备生命周期建立彻底的预防维修体制;
(3)TPM由各个部门共同推行;
(4)TPM涉及每个员工,从最高管理者到现场工人;
(5)TPM通过动机管理,即自主的小组活动来推进。
2. TPM的“三全”特点
TPM的特点就是“三全”,即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
(1)全效率,是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
(2)全系统,是指生产维修的各个侧面均包括在内,如预防维修、维修预防、必要的事后维修和改善维修。
(3)全员参加,是指这一维修体制的群众性特征,从企业经理到相关科室,直到全体操作工人都要参加,尤其是操作工人的自主小组活动。
TPM三个“全”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TPM三个“全”之间的关系
TPM的主要目标为“全效率”,而“全效率”的关键在于限制和降低以下六大损失:
(1)设备停机时间损失(停机时间损失);
(2)设置与调整停机损失;
(3)闲置、空转与暂短停机损失;
(4)速度降低损失(速度损失);
(5)残、次、废品损失,边角料损失(缺陷损失);
(6)产量损失(由安装到稳定生产间隔)。
有了这三个“全”,生产维修能够得到更加彻底的贯彻执行,生产维修的目标也能得到更有力的保障。这也是日本全员生产维修的独特之处。随着TPM的不断发展,日本把这个从上到下、全系统参与的设备管理系统的目标提到更高水平,又提出了“停机为零!废品为零!事故为零!”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