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设定目标应考虑的因素

2019年8月21日10:45:53目标管理:设定目标应考虑的因素已关闭评论

影响目标设定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因素。各个国家的基本国策不容更改,但国际与国内情势时时在变化,目标的设定需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

2.社会因素。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社会系统的一环,而不是孤立体,个人更无法离群自立。因此任何企业措施都需考虑社会化的目标,也就是说目标也应符合社会的利益。

3.经济因素。如何考量经济因素,运用有限资源,设定适当的目标至关重要。经济生活是人类活动的基因,政治仅是达到经济目的时所用的手段。政治活动大多偏重于经济方面,每一条措施常会包含着重要的经济因素和意义,同时政治也多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影响。

4.技术因素。目标的设定对各种技术因素都要考虑。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随着工商业的发达与科学的进步,各种生产、制造、管理等方法技术不断进步。而技术水平与社会基础、经济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电子计算机对企业管理均有莫大的便利与功效,但是由于缺乏普遍了解,技术运用不够熟练,基础资料不切实际等技术问题,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形成欲速则不达的现象。

有效目标的设置是目标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共同商讨,确定目标。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预案。这个预定的目标,既可以由主管提出,再同员工讨论;也可以由员工提出,再由主管批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目标必须共同商量确定,而且,主管必须根据部门的使命和长远战略,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重新审议,职责分工。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分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设目标之后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部门结构,根据新的分解目标进行调整,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3.明确规划,协调一致。在确定员工的目标之前,主管首先要明确部门的规划和目标,然后才有可能商定下级的分目标。在讨论中主管要尊重员工,平等待人,耐心倾听员工的意见,帮助下级建立与部门目标相一致的支持性目标。

分目标要具体、量化,便于评估;要分清轻重缓急,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性。每个员工的分目标要同其他部门员工的分目标协调一致,共同支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4.配置权力,责权统一。分目标制定后,要赋予员工相应的资源配置权力,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设定目标前的六问

多数企业设定的目标往往是愿望而非具体计划,从而也导致看似很有目标,到最后却没有实现。因此企业在设定目标之初就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企业在设定目标前的六问

1.实现目标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是什么?

3.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和条件是否具备?

4.实现目标需要付出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5.实现目标过程中会遇到多少阻力和困难?

6.实现目标的环境是否具备,不具备该如何创造环境?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