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把一只小老虎与几只小猫混在一起,主人很难辨别出来,仍然像往日一样喂食给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老虎逐渐长大,具有了老虎的样貌特征。但主人已经习惯将虎当猫喂养,却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有一天,老虎露出了它的野性,吃掉了小猫,还对主人发起了攻击,这时主人才发现,原来是只老虎,却悔之晚矣。
古代神医扁鹊的故事人人皆知。扁鹊给病人看病,当疾病尚表现在皮肤气色上时,他就已经观察出,但病人以为只是小病,故不就医;过了几天,疾病已进入到病人的肌骨,扁鹊劝说医治,可病人仍旧不听。直到疾病已进入腑脏,病人已行将就木了,才慌忙召唤扁鹊,可已经来不及了。
“讳疾忌医”的故事恰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并不是危机发生后再启动应急措施,而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前将危机扼杀在萌芽阶段,才防患于未然。伊索寓言里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被一只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我们懂得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