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应用ERP所确定的不同目标,在ERP实施时可以有不同策略。企业实施ERP 的目的可能出于技术原因,如为信息管理提供技术方案和支持工具等; 也可能是为了增强企业战略和提高竞争力。 着眼于技术层面的实施只能为企业提供核心信息系统功能, 而基本上不会牵涉业务变革; 着眼于战略层面的实施则力图使业务变革产生积极效应,并使其商业价值最大化。
根据实施过程花费的时间以及实施层面的侧重,可以将企业ERP实施策略分为四类,不同的实施策略对企业意味着完全不同的结果。
1.劣质安装策略
劣质安装策略是企业最不期望采用的方式,这种方式实施过程花费的时间多并且只在技术层面上进行。 由于技术层面的重点极少放在商业价值上,因此实施工作应该完成得越快越好。 如果在选择ERP 策略时采用了这种组合或在实施过程中被迫采用了这种组合,最好尽快终止实施工作, 以免带来更大的损失。
2.快速减压策略
快速减压策略主要是对紧迫的技术问题或对不能满足需要的现有系统进行技术层面的改造,花费的时间不多。 这种方式可能费用最低,但不会直接增加商业价值,仅能将技术屏障转移到经营的有效性上去。 除非企业遇到的技术问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否则也不提倡采用这种实施方式,这是因为系统到位后再进行优化一般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3.快速优势策略
快速优势策略在实际操作中对企业的要求很高,要求企业的管理顺畅、变革能力强、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比较高。 否则,这种实施方式将可能使预期目标大打折扣。 当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求得竞争差异,将重点放在特定的业务流程或作为解决企业最薄弱环节的手段,而将其他大多数的业务流程按照快速减压策略实施。
4.长期竞争策略
长期竞争策略可能会较好地实现企业追求的战略目标。 这种方式多被一些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采用,尤其是一些想通过实施ERP 完成管理模式转型的企业。 这时,花费时间多不是ERP 软件系统实施引起的,而是因为大部分时间是要用来完成业务流程的大范围改动、员工工作行为的改变、企业管理的各类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等工作。
企业采用什么样的ERP 实施策略取决于企业实施ERP的目标,策略仅是达到目标的具体手段。 至于企业是将解决技术层面问题放在首位,还是将战略层面问题放在首位, 抑或是综合考虑都取决于企业的需求。 由于我国国内绝大多数企业管理基础薄弱、 信息化程度低、ERP 系统和实施咨询服务水平还不成熟, 因此对于中小型企业, 短期的合适的策略可能是快速减压策略,等初步效益实现了,企业管理能力提升了,再采取长期竞争策略; 对于大中型企业,最好采用长期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