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层战略

2019年7月28日10:45:22事业层战略已关闭评论

事业层战略也称竞争型战略、分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是公司的二级战略,是在公司层战略指导下,各个战略事业单位制订的部门战略,是公司层战略之下的子战略。

事业层战略主要强调经营范围和资源配置两个因素,主要研究的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问题。即它所回答的是“在我们的每一项事业里应当如何进行竞争”,主要内容有:依照公司战略的指示,各业务单位需做出的贡献;确定竞争方式;对各职能部门的要求;业务单位范围内的资源利用。

事业层战略的基本类型

根据产品差异化、市场细分化和企业特殊竞争力的差异,事业层战略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三种常见的类型,如图1-1所示。

(一)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主导思想是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企业决定成为所在产业中实行低成本生产的厂家。

事业层战略

图1-1 事业层战略的三种类型

成本优势的来源因产业结构不同而异。它们可以包括高效率的运作、追求规模经济、技术创新、降低人力成本、原材料的优惠待遇和其他因素。例如,在电视机产业方面,取得成本上的领先地位需要有足够规模的显像管生产设施、低成本的设计、自动化组装和有利于分摊研制费用的全球性销售规模。在安全保卫服务业,成本优势要求极低的管理费用、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因人员流动性大而需要的高效率培训程序。

小提示

根据企业获取成本优势的方法不同,可以把成本领先战略概括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① 简化产品型成本领先战略,即使产品或服务简单化,取消多余附加功能;② 改进设计型成本领先战略;③ 材料节约型成本领先战略;④ 人工费用降低型成本领先战略;⑤ 生产创新及自动化型成本领先战略。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并保持总成本领先地位,那么它只要能使价格相等或接近于该产业的平均价格水平,就会成为所在产业中高于平均水平的超群之辈。

小提示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实施成本领先战略需要具备以下条件:① 现有竞争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② 企业所处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标准化或者同质化的;③ 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很少;④ 多数顾客使用产品的方式相同;⑤ 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很低;⑥ 消费者具有较大的降价谈判能力。

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除具备上述外部条件之外,自身还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和资源:① 持续的资本投资和获得资本的途径;② 生产加工工艺技能;③ 认真的劳动监督;④ 设计容易制造的产品;⑤ 低成本的分销系统。

实施低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必须保证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能与竞争者同类产品相比的,或至少是顾客愿意接受的。否则,就需要通过降价来增加销售额,这就可能抵消了它有利的成本地位所带来的好处。

成本领先要求坚决地建立起高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的重视。尽管质量、服务以及其他方面也不容忽视,但贯穿于整个战略之中的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该企业成本较低,意味着当别的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已失去利润时,这个企业依然可以获得利润。赢得总成本最低的有利地位通常要求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或其他优势,诸如与原材料供应方面的良好联系等,或许也可能要求产品的设计要便于制造生产,易于保持一个较宽的相关产品线以分散固定成本,以及为建立起批量而对所有主要顾客群进行服务。

总成本领先地位非常吸引人。一旦企业赢得了这样的地位,所获得的较高的边际利润又可以重新对新设备、现代设施进行投资以维护成本上的领先地位,而这种再投资往往是保持低成本状态的先决条件。

(二)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又称别具一格战略,是指为使企业产品或企业提供的服务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而采取的一种战略。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产品设计、品牌形象、技术上的独特、性能特点、顾客服务、商业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在几个方面都有其差异化特点。这种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它强调高超的质量、非凡的服务、创新的设计、技术性专长、不同凡响的商标形象。为此,企业要突出自己产品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性。

小提示

差异化战略并不意味着公司可以忽略成本,只是此时低成本不是公司的首要战略目标。

因为差异化战略建立起防御阵地,所以能有效对付五种竞争力量,例如,采取差异化战略而赢得顾客忠诚的企业,在面对替代品威胁时,其所处地位比其他竞争对手也更为有利,所以虽然其防御的形式与成本领先有所不同,但一旦成功地实施了,就能成为在一个产业中赢得高水平收益的积极战略。而产品差异化带来较高的收益,又可以用来对付供方压力,同时可以缓解买方压力。

推行差异化战略往往要求且对于这一战略的排它性有思想准备。这一战略与提高市场份额两者通常不可兼顾。在建立企业的差异化战略的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很高的成本代价,有时即便全产业范围的顾客都了解公司的独特优点,也并不是所有顾客都将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要求的高价格。

(三)集中化战略

集中化战略,也称专一化战略或专业化战略,是指将企业的经营活动集中(焦)于某一特定的购买群体、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性市场,通过为这个小市场的购买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更有效的服务来建立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企业具备下列四种条件,采用集中化战略是适宜的。

(1)具有完全不同的用户群,这些用户或有不同的需求,或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产品。

(2)在相同的目标细分市场中,其他竞争对手不打算实行集中战略。

(3)企业的资源不允许其追求广泛的细分市场。

(4)行业中各细分部门在规模、成长率、获利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致使某些细分部门比其他部门更有吸引力。

小提示

集中化战略与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的区别在于其注意力集中在整体市场的一个狭窄部分,其他战略则以广大的市场为目标。

波特认为,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这三种战略是每一个企业必须明确的,因为徘徊其间的企业就会处于极其糟糕的战略地位。这样的企业缺少市场占有率,缺少资本投资,从而削弱了“打低成本牌”的资本。全产业范围的差异化的必要条件是放弃对低成本的努力。而采用专一化战略,在更加有限的范围内建立起差异化或低成本优势,更会有同样的问题。徘徊其间的公司几乎注定是低利润的,所以它必须做出一种根本性战略决策,向三种通用战略靠拢。一旦企业额处于徘徊状况,摆脱这种令人不快的状态往往要花费时间并经过一段持续的努力;而相继采用三个战略,波特认为注定会失败,因为它们要求的条件是不一致的。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