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对价格歧视我们要活学活用,有效应用、利用价格歧视来使自己获益获利。
如果商家找到对价格敏感度低、慷慨大方或对价格无所谓的顾客人群,和与之相反的人群,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不同的定价策略,就能够带来大量利润。
如果你留心,那么就能充分利用价格歧视。
例如,通过多花一定时间与服装店销售员讨价还价,就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衣服。
还有,当你在一家店铺或者超市消费到相应数目后就能拿到它的打折促销卡,从而享受一定幅度的特殊优惠。
还有另一种价格歧视,人们不仅不会反对, 还很欢迎。 例如公车上的老、幼、孕、残等人士可以受到优待,老年人免费乘车等。
弄清了其中的玄机, 消费者也会有自己的对策。
比如,在有地域歧视的地方购物, 你让当地人代买;
在有批量购买和单件购买歧视的时候,你让批发商代为购买;
当你想要买比较优惠的商品时,不要尝试去那些看似什么东西都便宜的商店, 而是盯准卖便宜目标商品的店铺。
要知道,价格歧视策略所造成的结果,主要是两个不同商家之间商品价格本身之间造成的差异,而不是商品价值存在差异。
名词解释
价格歧视效应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 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 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
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