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歧视与优惠券

2019年7月23日17:38:07价格歧视与优惠券已关闭评论

优惠券属于价格歧视吗?

商家发放优惠券,表面上是让利给消费者,实质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扩大销售量,赚取更多的利润,是一种价格歧视策略。

例子

情人节之际,章先生到花店买玫瑰。平时玫瑰2元一朵,情人节标价20元一朵。 章先生想: 花虽贵, 但不能不买。 可是,买了还真心疼, 毕竟买少了,面子上挂不住, 买多了又费银子。

正在犹豫,店家走了过来,说“先生,买花?"

章先生: “恩。 不过,玫瑰能不能便宜点?”

店家笑道: 送女朋友吧? 哈哈追女孩子怎么能怕花钱? 若是因为这一大束花,换来了你的幸福,那可是太划得来了!

章先生犹豫不决····

店家接着说: “要不这样吧,您在我这里办张会员卡, 我给您五折优惠。”

章先生: “啊?有这个必要么?”

店家惊讶着说: “怎么没有啊,谁家红白喜事不送花? 难道非要等遇到了才知道买啊?

章先生想想也对,就办了张卡,买了束花。

会员卡的出现, 就像商场经常发放的优惠券。

比如,在麦当劳的网站上,顾客只要打印某张优惠券,就可以凭券到麦当劳以优惠价格享受某种套餐,甚至在路边也可以获得免费发放的优惠券。

表面上看来,它们是商家让利给消费者。事实果真如此?

商家发放优惠券,最容易想到的解释是: 吸引更多的顾客, 扩大销售量。

但如果是这样的目的,那不如直接降价。 正确的解释是: 商家借此进行“价格歧视”。

一般说来, 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在销售一种商品时, 对不同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或根据消费者购买数量的不同索取不同的价格。 赚取更多利润的利益驱动,是商家实行 “价格歧视”的根本原因。

从市场需求来看,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 价格越低,需求量就越大。从商家定价来看,如果把价格定得过低,虽能卖出大量的产品,但由于每件产品所赚取的利润小, 总的利润会较低;反过来, 如果把价格定得过高,虽然每件产品所赚取的利润大, 可是能卖出的产品总数很少, 总的利润还是不高。

事实上,商家定价的决定因素是总利润,而不是价格的高低。 商家必须锁定具体的顾客,根据顾客的需求以及其对产品价格的敏感程度,寻找一个恰当的价格水平,让总利润达到最大。

案例

回到麦当劳的优惠券上,麦当劳又是如何通过优惠券“受惠"的呢?

获取麦当劳的优惠券,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 上网寻找优惠券,阅读麦当劳的宣传报纸,需要花费搜寻成本;打印优惠券,或者索取优惠券,需要花费时间成本。 通常是那些时间成本比较便宜的人, 更愿意使用优惠券。 而时间成本比较便宜的, 又往往是一些收入偏低的人。

于是,麦当劳成功地把顾客分成了两类: 富人和穷人。

对于富人-不持有优惠券的人,麦当劳供给他们的商品就比较贵; 而对于穷人-持有优惠券的人,麦当劳给他们打折。

通过这一分类,麦当劳的总利润达到了最佳状态。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