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对教育的启示

2019年7月22日16:15:51罗森塔尔效应对教育的启示已关闭评论

罗森塔尔效应对教育的启示,传递积极期望,培养优秀孩子。

身为父母,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你是否气愤地责骂他“笨蛋” “傻瓜”?当孩子不听话淘气时,你是否生气地训斥他“没出息” “没素质” ?当孩子没有达到你为他制定的目标时,你是否很失望地唠叨 “你什么时候能给我们争口气呢” ,如果是这样,那你可要检讨了。 其实, 每个孩子都可能是天才,关键在于你对他给予何等的期望。

正如罗森塔尔效应所体现的那样,期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起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有句俗话: “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要想使孩子的发展更好, 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相信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爱迪生那样聪明。 可是,要知道,爱迪生之所以能成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着家长的鼓励。

故事案例

爱迪生小时候仅仅上了三个月小学就被开除了,因为学校认为他“智力低下” ,但爱迪生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很有信心,她对爱迪生说: “你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好好读书。"

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鼓励,在母亲的教导下,学到了比一般孩子在学校里多得多的知识,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电灯、 电影、录音机等都受惠于爱迪生的发明,归功于爱迪生母亲对儿子的期望。

正如积极的期望可以很好地激励孩子一样,消极的期望也可以重重地打击孩子。 有人曾对少年犯罪儿童做了专门的研究,结果发现,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 许多孩子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 “不良少年” 的标签,

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 ,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中,消极的心理期望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多么大。

有些家长因孩子的学习状况不尽如人意,费了一番工夫不见效果,就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了失望情绪,随之而来的是训斥、埋怨甚至讽刺、打骂。 由于不能满足家长的期望而对孩子施以心灵或身体的虐待是很不理智的,改变不了孩子的现状,弄不好,还会产生更消极的影响。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论孩子的学习出现什么样的挫折,家长永远要对孩子说: “只要你认为自己确实尽力了,我们就接受任何结果。"同时,家长还要对孩子说: “我们相信,你能行,你还有潜力,还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育家陶行知曾提醒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所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身为父母,我们不妨让孩子经常从自己的教育态度中感受到父母的心理预期,得到父母的尊重,那样他们就会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反之,如果我们过低地估计了孩子的能力,放弃对他们的期望, 断定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好, 将来不会有出息,那可真要耽误孩子终生了。 换言之,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给孩子适度的期望。

1.给孩子的期望宜在他努力可及的范围内

譬如: 孩子的智商为110,你可以给他智商为120到130的作业,让他接受挑战,建立他对自我的信心; 倘若只给他智商为90的作业,他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2.不要因为孩子失败或做错事而随便给他加上有损他自尊心的“标签”这样可能会对他造成一辈子的伤害。

3.让孩子的行为逐渐变得自律自发赞扬和奖励虽可鼓励孩子,但应让孩子的行为慢慢提高层次到自律的自发行为,即使没有大人的奖励, 孩子依然能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4.高难度的事情要视孩子的能力来做最好分成几个阶段。 同时,每完成一个阶段,可以给他一些鼓励。

此外,不要让过高的期望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从而陷入焦虑与挫折,甚至泯灭他原有的潜能。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