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知道;越是若隐若现的东西,就越想看清楚。这就是禁果效应的基本表现,如果我们能巧妙利用这种心理,就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
禁果效应的运用:
1. 封闭不如开放:留一点窥探的小缝,给人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2. 欲语还休:可以吊足听众的胃口,达到你想要的说话效果。
3. 禁止不如疏导:在早恋和性问题的教育方面,由于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其阻止、遮掩,不如坦荡地对孩子讲清楚,使禁果效应的积极作用得到发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 强迫不如诱导:调动他人的积极性,可以巧妙利用禁果效应。比如限量促销等。
5. 说服不如激将: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在说服他人时加以巧妙地激将,就能达到不错的效果,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期望达到目的。
名词解释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里的故事: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偷吃了禁果,后来被贬到人间。
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为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也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故事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真心相爱,但是因为对方有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双方家庭的强烈反对。
不过,外在的压力并没有终结他们的爱情,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守彼此之间的爱情,甚至不惜以死殉情。
由此禁果效应引申为,越是得不到的越想得到,越是被禁止的东西越能引发好奇心和具有诱惑力,令人充满窥探的欲望和尝试的冲动,更加想得到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