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战略地图讲好战略故事
基于此,卡普兰教授在平衡记分卡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战略地图”这个划时代的战略管理工具。客观地讲,使用BSC进行绩效考核是可行的,但是必须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公司必须有战略,并且战略是清晰一致的。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仅仅是为了员工绩效考核而采用平衡计分卡,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那么,如何才能让一个公司的战略变得清晰起来,并在内部上下达成一致呢?千言万语不如地图一张,2004年1月,卡普兰的第三部著作《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正式出版。
从比利牛斯山地图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地图的重要意义。假如你是一位将军,正率领部队进入一片陌生的地域。毫无疑问,你需要详细的地图来指明重要的城镇、周边的地形、桥梁或隧道之类的重要设施。没有这些信息,你无法向部下传达你的作战方略。
卡普兰尖锐地指出:“不幸的是,许多高层主管恰恰就像没有地图的将军。当他们试图实施自己的战略时,往往没有向员工详细说明‘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的事很重要’。由于缺乏更清晰、更详尽的信息,很多公司在执行既定战略的过程中败走麦城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如我们在上一节所讲的,战略执行需要让员工清晰认识到公司是有“有战略”的,并让他们从轻松“理解战略”,最后开始“相信战略”。
“战略地图”就是这样的一个工具,它可以让员工清晰理解战略,因为“战略地图”可以直观展示公司的各种战略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具有清晰因果关系的战略路径,从而将公司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指标与行动方案。这样,员工就能非常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工作与战略总体目标有何联系,这样他们就能开始相信战略并执行战略了。
卡普兰教授为我们开发了一套标准的战略地图模板,如图3–1所示。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个模板快速设计他们的战略地图。标准模板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框架和一种共同语言系统来更加清晰地描述战略。战略地图可以让企业用通俗清楚的语言来描述或用图标出与战略相关的目标、行动计划、衡量指标、目标值,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