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你的战略意图

2019年6月22日20:26:52明确你的战略意图已关闭评论

赚1元钱和吃掉猫的战略意图

和IBM创始人沃森的伟大愿景一样,马云也希望“把红旗插遍全世界”,成为互联网领域的全球化公司!阿里巴巴在获得了高盛、软银等投资基金的2500万美元的投资后,腰缠万贯的马云决定把总部迁到上海,阿里巴巴会秉承“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同时在美国、英国、日本和香港分设子公司,马云还将阿里巴巴的英文网站放到硅谷,成立了阿里巴巴的硅谷中心。

然而,纳斯达克的互联网股灾迅速波及中国,知名IT记者方兴东描述道:“短短一年内,中国互联网就从狂热到剧冷,从热捧到抨击,从掌声到唾骂,从得意到失意,走完了两个极端之间的全部历程。”

伟大的愿景抵挡不住现实的残酷,互联网寒流的突然来袭捅破了马云的“伟大愿景”,马云幡然醒悟,并于2000年年底宣布全球大裁员,迅速做出回归中国和回归浙江的战略,相继关闭境外公司,遣散外籍员工,把总部又迁回了家乡杭州。

如果不尽快采取这些措施,整个阿里巴巴也许已经就地阵亡。

返回杭州后,马云对外界宣布,2002年阿里巴巴的战略目标是“赚1元钱!”。他对全体员工说:“要赚1元钱,谁都知道怎么去做。每个人都多做一个客户,对客户做好一点,让成本减少一点就可以了。2002年,赚1元钱就实现目标,赚2元就超过了目标的100%,赚3元就超过目标的200%……这就是可以预期的目标和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的区别。所谓志在蓝天,脚踏实地也是这个道理。”

2002年12月底,经过阿里巴巴全体员工的努力,阿里巴巴终于实现了1元钱的盈利,这在互联网亏损的寒冬里实属不易。马云幽默地总结道,阿里巴巴盈利就像寒冬开的腊梅,算不上有多美,但在冬天这个季节里,总还是有些香气的。

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成为全球化的互联网公司”这些愿景相比,我把“赚1元钱”称之为“战略意图”(Strategic intent)!

战略意图是“愿景”的进一步延伸,与愿景相比,战略意图会更加具体明确,更具有竞争性和目的性,同时也富有行动性。看到“愿景”,员工可能激动,但往往是“听时激动,听后不动”,有时候并不是员工不认同愿景,而是他的确不知道如何行动。与那些愿景相比,“赚1元钱”的战略意图就具体明确多了,员工也知道该如何行动,正如马云所讲,“要赚1元钱,谁都知道怎么去做,少用几张纸就可以了。”

同时,愿景往往是公开的,战略意图却可以公开,也可以不公开,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混淆”对方,运用“声东击西”的方法。让竞争对手搞不明白你真实的“战略意图”,有时候也是战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和愿景一样,战略意图也可以是长期的,但即使是长期的战略意图,也需要很具体明确,有很强的行动导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在说明愿景和方向虽然重要,但必须对眼前行动有指导作用才有意义。

好的战略意图是在远期愿景与可以企及的近期目标之间搭建了桥梁。如果说愿景还是在“仰望星空”,而战略意图则是要“脚踏实地”。同时,战略意图还要能够点燃全体员工的激情之火,让员工勇于亮剑,富有胆量,战略意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战口号”!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比较有意思的作战口号就是“把猫吃掉”(Eat Cat)!

这是工程机械领域中小松公司的战略意图!工程机械就是那些“每天都跟地球打交道的机械”。在世界工程机械市场上,长期存在着一个鹤立鸡群的全球性领军企业,即美国的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现任会长坂根正弘刚进入小松的1963年,正值日本政府决定开始实施资本自由化,作为首例大型外资企业进入日本的项目,就是卡特彼勒与日本三菱重工的合资。当时盛传“卡特彼勒公司一旦登陆日本,3年内小松就将不复存在”,这种担忧在整个公司内蔓延。“把猫吃掉”的战略意图应运而生,小松吹响了抵抗的作战号角。

“把猫吃掉”并没有成为小松的空洞愿景,这一战略意图富有极强的行动导向。他们迅速在1966年启动了“全面减低成本”工程,让产品质量超越卡特彼勒的同时降低成本,同时小松勤于奔走说服各家拥有重型设备的客户:小松的新设备不会那么容易坏,因此不需要像Cat的机器那样经常需要修理。小松就是要制造“不会坏”的机器,让原本市场领导者的关键优势变得无用武之地。

之后,小松又启动了“绝对优势工程”。绝对优势在日语里是“DANTOTSU”,意为绝对首位、好中更好,也就是卓越。而且这个词的日文发音听起来能够给人一种“真爷们儿”的感觉,作为工程机械厂家的口号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一步一步扎实的行动,让小松公司在日本“吃掉了猫”,同时他们又开始大举进攻美国市场,希望在美国也能“把猫吃掉”。

战略意图是什么很重要,战略意图能做什么更重要。战略意图所描绘的战略方向与现实状况之间一定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是一种力量,推动你向战略意图迈进,彼得·圣吉把这种力量称之作“创造性张力”(Creative Tension)。

阿里巴巴、小松在不同时期的战略意图释放了巨大的“创造性张力”,非常具有竞争性、进取心和行动感,推动着小松和阿里巴巴前行。马云显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战略领导者,战略领导者一定是真正有创造力的人,使用愿景与现状之间的差距来产生战略紧迫感和激发创造“不可能之事”的能量。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