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通常包括如下表所示内容。
认真看完上表和标注以后,读者应该会对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有个抽象的理解。资产负债表的一般出现形式是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再经过分录、转账、分类账、试算、调整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是:除了企业内部除错,明确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下面我们以复式记账法为核心,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
1.编制资产负债表所使用的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基本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复式记账法是企业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由于经济业务事项的双重性(即每一笔经济事项的发生,一定会引起资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增减变动),且资产与权益之间存在着自然的平衡关系,人们利用这一事实指导会计实践,便成为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
【举例】1月份甲个人以200万元现金入股公司,2月份公司又偿还所欠乙公司150万元采购欠款,试填写会计分录。
解:根据题意,先画出下面借贷关系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借、贷只是一个标志。不同账户对借、贷放的表述不同,通常资产类账户的增加记入借方,减少记入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增加记入贷方,减少记入借方。
若以会计分录的形式,则表示为:
1月份 借:银行存款 200
贷:实收资本 200
2月份 借:其他应付款 150
贷:银行存款 150
复式记账法理论能够很好地与等式:资产总额=负债+所有者权益相结合。
在账目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它既是一张平衡报表,反映资产总计(左方)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右方)相等;又是一张静态报表,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如月末或年末。通过在资产负债表上设立“年初数”和“期末数”栏,也能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
(1)账户对应关系清楚,可以鲜明地反映各种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
(2)账户设置适用性强,账户的基本结构为适用既反映资产,又反映负债的双重性质账户提供了理解的基础,因此,采用借贷记账法不要求所有账户固定分类。
(3)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无论是发生额,还是余额,都保持借贷平衡关系,对日常核算记录的汇总和检查十分简便。
2.补充说明:账户式结构
账户式结构是根据管理需要和信息使用者的具体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再分类,并给每一类别标准的名称和相应的结构,组成一组或一批会计记录(每一个记录称作一个账户)。这些账户整合起来,就能让企业主和经理人员知道该企业欠他人和他人欠该企业的金额数目,定期结算后,更可知该企业盈亏数额。
补充提醒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曾经出现过三种复式记账法,即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记账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相应的方法,这里再补充温习一下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