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存在于中国社会几千年,确实有其存在的价值,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家企业,每个小塔代表一个部门,每个塔里都有一个塔头,塔里所有的人向塔头负责。在金字塔式的管理下特别强调一个原则:每个人只有一个领导,只需对一个领导负责。这是塔式管理非常重要的特性。所以它的通路是非常短小的,正因为管理通路的短小,指挥起来就比较灵活。整个金字塔样样俱全,自成体系,且非常的独立自主,权力也不断地延伸到企业的每个部门。中国企业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基本没有变化。古代,皇帝只有一个,但是臣子和老百姓有很多;现代企业,老板只有一个,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则越来越多。
所以,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往往根深蒂固地认为,一家企业的组织结构只有一种,就是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客观上看,这种塔式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有一些微调,如企业规模变大后,部门需要增加,管理层级需要增加,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总体的形状仍是金字塔式的。也就是说,很多企业在刚刚成立的时候,其组织结构就是一个小金字塔;当企业规模变大以后,其组织结构的金字塔也会逐渐变大。不过,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真的就不存在问题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案例。
“我们的职责在四堵墙内”
我去过一家企业,发现A车间的员工都在打扑克,遂询问其原因。我:“兄弟,为什么不干活儿?”员工甲:“活儿干完了。”
我:“活儿在哪呢?”员工甲:“你看不是都在这里堆着呢?下个工序的人来拿就可以了。”我赶快到B车间,叫人去拿上一工序完成的产品,发现B车间的工人也在打扑克。我:“兄弟,为什么不干活儿?”员工乙:“没活儿干。”我:“上一工序已经完成了,你们去拿来就可以干了。”员工乙:“凭什么呀?老板严格规定,我们部门的职责在这四堵墙之内。四堵墙之内发生的任何事情归我们负责,出了这四堵墙,我们概不负责。如果我们在拿产品的过程中出了问题谁负责?不去!”我又赶快去A车间,准备让A车间的工人将已完工序的产品送往B车间。我:“兄弟,你赶快给B车间送去,他们都等着呢!”员工甲:“凭什么呀?我们部门的职责在这四堵墙之内。四堵墙之内发生的任何事情我们负责,出了这四堵墙我们概不负责。如果我们在送产品的路上出了问题谁负责?不去!”
上一道工序的人不肯送,下一道工序的人不肯接,产品生产暂停,工作效率下降,企业效益自然也会下降。这个案例可能比较极端,但在实际工作中,比该案例中所述。
内容更严重、更隐晦、更复杂的扯皮、内耗现象数不胜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金字塔式组织结构越来越无法帮助企业发展,其缺点也变得越来越明显。总体来说,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有三个致命的缺陷和问题。各自为政,容易造成贪污腐败。中国很多大企业的组织结构往往是由一个个小金字塔组成的一个大金字塔。这样的金字塔组织结构有一个特征:每一个金字塔的顶端都有一个一把手,每个一把手都各自“占山为王”,最后变成一个大山头。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实行垂直管理制度,即上级管下级,一级管一级。所以,大企业中常有“官大半级压死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说法。每个小金字塔都是一个小王国,奉行自己的做事原则,企业很难做到全方位监管。
在利益的诱惑下,这个小塔头往往很容易贪污腐败。例如屡见报端的某某企业经理携款潜逃、贪污受贿等事件。资源封闭,限制发展。任何一个组织要想运转,就必须配备一定的资源,包括人、财、物等。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在进行资源配置时,采用的方式是按层级横向封闭配置,也就是总部享有一个标准的资源配置,分部享有低一级的资源配置,层级分明。以此类推,处在金字塔底端的部门享有最低端的资源配置。但是,只有处在底端的部门才是离市场及客户最近的,才能获取第一手信息。所以,这样的资源配置显然阻碍了底端部门的工作,长此以往自然就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
管理纵向垂直,企业运营方向不一致。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实行垂直的管理模式,而各部门运作的方向是横向的。这就使得管理的方向和企业运营的方向不一致,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加大企业的管理难度。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使企业更加封闭、自成体系,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面对动态的企业经营运作,企业应设置动态运作的组织结构。从形状上来看,我们不妨将其称为“王八式”组织结构。
“王八式”组织结构。企业在战略导向下要设定自己的目标市场,目标市场一经设定,所有的职能部门就应为这一目标的达成提供支持与保障。在目标市场内,企业真正追求的是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度,而要达到这一点,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流程并不断进行优化。
这种组织结构与传统的组织结构完全不同,它是有重心的,企业的一切工作必须围绕重心来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