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结构:组织的纵向结构设计

2019年9月11日16:02:45组织结构:组织的纵向结构设计已关闭评论

组织的纵向结构设计主要是科学地设计有效的管理幅度与合理的管理层次问题。

(1)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Span of Control)是指一名管理者直接管理下级的人数。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性,管理幅度不能过大,应当在保证有效管理幅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管理层次和精减管理机构。层次是指组织管理的阶梯,幅度与层次之间呈反比关系。在组织中担任主管工作的人能够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是有一定限制的,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美国管理协会1951年对1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表明,总经理下属人数从l~24人不等。因此,我们更重要的不是研究数字,而是要全面了解影响管理幅度的要素。

①主管人员与其下属双方的素质与能力。主管人员能力比较高,此时可以给予更多的人工作指导,此时管理幅度可以大一些,反之亦然。如果下属的工作能力很强,知识和经验都很丰富,技能水平也很高,不需要上级对其进行很多的业务指导,则主管人员的管理幅度可大一些;如果主管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很强,办事果断,决策迅速,则管理幅度在一般情况下也可大一些,但也不一定,还要看主管人员的领导风格。

②工作内容、性质或难度。由于管理工作的性质不同,导致管理幅度也不同。对于高层领导来说,他们往往面对的是事关组织全局的复杂问题,或者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因此他们直接领导的人数宜少而精,以便集中最优秀的人才处理最复杂、最重要的问题。对于基层领导来说,他们主要是处理一些重复性或相似性的例行性日常工作,因此,直接领导的人数就可多些。据调查表明,最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以4~8人为宜。大组织可以偏少,小组织可以偏多。另外,基层领导的管理幅度以8~15人为宜。

③工作条件的影响。助手配备情况。如果公司给自己配备了一个得力的助手,自己的工作负担相对来说要小一些,所以此时的管理幅度可以增加一些。

④工作地点的情况。如果下属和自己的工作地点很接近,不存在物理空间上的较大差距,此时可以增加管理者的管理幅度。相反,会带来沟通上的负担。

⑤工作环境的变化。环境变化的越快,组织中遇到的问题就会越多,下属此时来请示或请教的时候就越多,因此此时管理幅度不宜过大。相反,环境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可以适当增加。

(2)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是指组织内部从最高一级管理组织到最低一级管理组织的组织等级。管理层次的产生是由管理幅度的有限性引起的。正是由于有效管理幅度的限制,才必须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实现对组织的控制。

对于一个人员规模既定的组织,管理者有较大的管理幅度,意味着可以有较少的管理层次;而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较小时,则意味着该组织有较多的管理层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呈反比关系。

(3)组织的高耸结构与扁平结构

由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这两个变量的取值不同,就会形成高耸结构和扁平结构两种组织结构类型。

①高耸结构是指组织的管理幅度较小,从而形成管理层次较多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控制、权责关系明确、有利于增强管理者权威、为下级提供晋升机会。但是高耸结构易增加管理费用、影响信息传输、不利于调动下级积极性。

②扁平结构是指组织的管理幅度较大,从而形成管理层次较少的组织结构。扁平结构的优点是有利于发挥下级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培养下级管理能力、有利于信息传输、节省管理费用。但扁平结构不利于控制、对管理者素质要求高、横向沟通与协调难度大。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