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只要遵守下面六条原则,就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第一,自我管理的首要原则就是自律。假如一个人不能很好地自律,他就无法在工作中充分实行自我管理,也就不能把工作做好。
罗伯特·古兹维塔作为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前董事长兼CEO,掌管可口可乐长达16年,使可口可乐的规模比原来扩大了3倍。他在年轻时是个很不起眼的人,可是他很善于自我管理。他经常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读书,一读就是5个小时,并且不跨出房门半步,一点也不理会外面世界的喧嚣。正因为有如此的坚持和自律精神,他才有了日后不平凡的成就!
第二,一定要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因为目标是自我管理的动力。同时,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就,也要为自己预先设立目标。
有一位高级行政职员在介绍其经验时说:“我能游刃有余地面对非常繁琐的行政工作,秘诀就是给自己确立目标。每天工作前,我都要把一天该完成的事务列个清单,这些就是我当天的目标,然后只要一个个实现这些目标就可以了。”
事实上,很多人给自己制定了目标,但目标过高过大而无法完成。那就要学会制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长远目标就是自己日后整个人生或在一个长期内努力的方向,也就是梦想。近期目标就是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天自己要达到的目标。
也可以在设定大目标的时候,把目标分割成很多小目标,专心地一次完成一个小目标,最终完成大目标。一般来说,设立的近期目标和小目标都要切合实际,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和达到的,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并以此不断激励自己朝更大的目标和梦想前进。
第三,只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能有效促进自我管理。现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建议,一个人的精力一定要用在自己擅长的事物上。对于自己无能为力的领域,就不必徒耗心血。
一个人如果不能按照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就注定了此生业绩平庸。这很容易理解,从毫无能力到“还说得过去”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和时间,远多于从一流水平到卓越层次所需的努力。因此,在工作中要弄明白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更有利于人们辨清该把精力放在何处。
第四,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有效的自我管理还有赖于合适的方法。每个人的个性特质和行为方式都存在不同,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差异。
有个成语是“殊途同归”,处理同一件事并非只能使用同一种方法。找出哪种方式是最适合自己的,就非常重要了。只有极少数的优秀员工才懂得他们应该如何完成一项任务,大多数人都在用不适合自己的方法工作。这就提醒大家,一定要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通常可以花一段时间观察和总结自己的工作情况,判断出哪种方式是最好的,刻意加以运用,必然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假如你的同事创造出了一套更为快捷高效的方法,你也不能全盘照搬,而是要加以合理的吸收和应用,使之融入自己的风格。
第五,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资源,可以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多人看似忙忙碌碌,最后却不知道自己的时间都用到了什么地方。怎么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是很多工作没有条理的人面对的巨大难题。
理财大师往往要求人们理财从坚持记账开始,我们也来记一个时间流水账,学会管理时间。开始时,可以试着每过15分钟记录一次都做了什么事,用了多久的时间。然后工作结束时,把每件事的预计时间和实际消耗时间作对比,来检验时间利用率。切记,一定要给自己留下一段不受打扰的“封锁时间”。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就很善于利用“封锁时间”进行独立思考,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后来学了去,还在其著作中写道:“有时间独自思考是何等重要。”由于尼克松的坚持,他的下属每天要给他安排几小时独处,好让他可以不受干扰地思考。
第六,善于自我解压减压,让身心及时得到休息。人都是血肉之躯,不要把自己当成“神”看待。当我们感受到疲劳和压力时,要学会说“不”,要学会自我减压,自我放松。
智威汤逊是全球第一家广告公司,他们的执行创意总监狄连昌就很善于自我减压。面对压力时,他会通过固定的阅读、听演讲来舒缓压力,放松心灵。他曾经谈到这方面的感受:“将每个瓶颈视为健康的,只是你必须调整心情,寻找心情的出口。”的确,谁都不可能一直保持精力旺盛,当人们感到自己的身体或心理无法继续承担时,要及时让身心得到休息,做到有张有弛,才能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