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的公共关系
20世纪20年代以后,公共关系首先在美国,继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既普遍又十分重要的热门职业。 公共关系学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1924年,美国的《芝加哥论坛报》发表社论指出,公共关系已成为一种专门职业、一种管理艺术和一门科学,企业家和社会各界都应该重视公共关系。 这一社论的发表,被认为是公共关系科学化的标志。 从此,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事业、一门科学蓬勃兴起并迅速发展。
1929年, 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波及全球。 在这场经济大危机中,有的企业破产倒闭,而有的企业却安然无恙。 人们对这两种企业加以比较后发现,导致两种企业不同命运的重要原因在于那些能够顺利发展的企业有着广泛、稳定的关系网络,在企业面临困境的关键时刻得到了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从此,公共关系在美国企业界受到格外重视。
1937年,美国《企业周刊》第一次编制了研究公共关系的特别报告,据统计,当时美国共有公共关系专家54人、公共关系从业人员5000人、公共关系顾问公司250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公共关系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除政界和实业界外,教育、卫生、工会、社团、宗教以及慈善组织等社会各界都开始运用公共关系,公共关系人员大量进入组织的最高管理机构参与决策。
1948年美国成立了全国公共关系的最高组织一一美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并制定了作为公共关系从业法规的《公共关系人员职业规范守则》。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已达到2万人,1955年美国全国已有28所学校设置了公共关系专业,有66所学校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
进入60年代,公共关系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到3万多人,1968年,由美国各学校的在校学生发起成立了美国公共关系学生协会,协会成立时便拥有80多所院校的3000多名学生会员。
这些学生会员成为美国公共关系职业的后备力量。
70年代中期,美国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突破了 10万人, 顾问公司超过1350家,75%的大企业设有公共关系部门。 1977年美国进行了一次关于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学历层次的调查, 调查显示,在全美公共关系从业人员中 54%的人有学士学位,29%的人有硕士学位。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公共关系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据1985年美联社国际劳工部的计算,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已经达到15万人,美国85%以上的企业都自设公共关系机构或外聘公共关系顾问,各类公共关系专门公司逾2000家,仅美国政府就雇用了 12000人处理公共关系事务,公共关系费用每年达数十亿美元,聘请公共关系人员的支出高达25亿美元。"美国的公共关系教育已经开始按不同的行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分门别类地培养专门人才。
据统计,当时美国已有400多所高校正式开设公共关系课程; 有60多所大学设置了公共关系专业,授予学士学位;有37所大学同时授予公共关系学士和硕士学位;有13所大学同时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如今,美国的公共关系公司的业务范围极为广泛,涉及政治、经济、金融、旅游、 文化、传播等领域,服务项目包括:
一般公共关系咨询、 调查研究、为企业决策做参谋,协助客户与有关的公众联络及建立业务关系; 为客户撰写新闻稿件,为企业搜集和汇编有关新闻报道、市场信息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情报;为客户设计公共关系广告,协助客户推广产品; 为客户制定销售计划,组织大型会议; 为客户设计、编制和印刷企业公共关系内部刊物和外部刊物,为客户制作影片、录像及其他视听材料; 培训公共关系人员和传播媒介人员,等等。
(二)其他国家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在美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1920年,公共关系由美国传入英国,并受到英国政府的重视。 1926年皇家营销部成立,这是英国第一个公共关系机构。 该组织开展的活动促进了英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 皇家营销部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公共关系活动,支持英国首相提出的购买国货的号召,这次活动使人们认识到公共关系能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1948年,英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它是欧洲最大的公共关系协会,拥有一些著名的公关专家,其中弗兰克 杰夫金斯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 该协会的成立与活动,在英国得到了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承认,并对当代世界的公关事业做出了贡献。 目前,英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公共关系第二大国。
1940年,公共关系传入加拿大,1947年加拿大公共关系协会成立,该国的公关教育成绩显著,为各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公关人才。
1946年,公共关系在法国崭露头角,先进的公关思想与技术手段得到了法国经济学家们的广泛赞赏。 公关专家们针对法国经济闭塞、劳资关系紧张、生产与消费者关系脱节等弊端, 呼吁企业家离开“象牙之塔”,面向社会扩大知名度,走进向社会和公众敞开的“玻璃之屋” ,进行现代营销管理,建设开明的现代企业。
这便是闻名于世的“玻璃之屋”运动。 这项运动改变了企业家的观念、行为和管理方式,给法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明显的效益。这一成功的实践活动使公共关系在法国获得了社会地位与声誉,并使法国的公共关系成为欧洲公关的主要力量之一。
20世纪40-50年代,公共关系在意大利、瑞典、 奥地利、联邦德国等国家得到发展,于是在1959年成立了欧洲公共关系联盟。 该联盟成员有法国、意大利、比利时、 荷兰、英国、希腊、瑞士、西班牙 葡萄牙、芬兰等国,成为欧洲各国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集合地,推动了欧洲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目前,该联盟通过其成员组织与欧洲数万名公共关系从业人员保持联系。 它是一个联系并协调公共关系政策、提供经验和信息交流,并有资格代表成员国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国际组织。
日本的公共关系组织也是从美国传入的,在亚洲各国中,日本是最早建立公共关系组织的。 日本的公共关系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由进驻日本的美军传入的。 1947年, 驻日美军当局下令日本各地政府设立 “公共关系办公室”,此后公共关系的观念与技术便在日本传播发展起来。 1957年, 公共关系已经在日本成为一种独立的行业。 当时,日本兴起海外公关热, 成立了日本最大的“国际公共关系公司”,并与世界上38个国家的公关公司保持业务联系。到80年代初,日本的各种公关公司达1000余家,国内较大的企业几乎都设立了公关部。 一些专家认为,战后美国传入日本的公共关系,是促使日本经济突飞猛进和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955年,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在英国伦敦正式成立, 它是世界性的权威组织,现有来自六七十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会员。 其高级职业会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拥有顾问地位,该组织致力于最高水平的公关工作。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的任务是: 帮助会员了解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发展趋势和重大问题, 研究公共关系的发展问题和管理问题。 它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与各国公共关系组织并无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但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往。 它每三年举行一次世界性的公关大会,可以说是公关界的 “奥运会”,每次都有超过1000人参加,从协会成立一直坚持到现在。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有自己的出版物, 如刊载每年会员名单的《会员手册》、 《国际公共关系通讯》 (双月刊)、 《国际公共关系评论》(季刊)等。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招收那些愿将全部精力奉献给公共关系事业并遵守协会规章的人为会员,会员使用统一的名称“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员” ,会员分为三个层次:
(1)最高层次, 主要指“院外集团” 即专门在各国政府议会周围进行游说活动的人们。
(2)第二层次,或称管理层次,主要为跨国公司、 大型企业集团提供战略策划,设计有长期影响的公关方案及承担特定的经营管理职能。
(3)第三层次,也叫公关职业层,即由以公关为职业谋生的从业人员组成,他们主要活动在工商企业界。
自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以后,许多国家也引入了公共关系,特别是中东、东南亚和拉美地区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其中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关系教育有自己的特点,其基本教育大纲必须适合本国国情。 如最近十年印度公关教育普遍展开, 印度公关协会及其分会每年组织年会和讨论会,举办短期培训,并与大专院校合作培养适合自己国情的高级公共关系人员。
但由于印度公共关系师资匮乏,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来源于公共关系实践者, 这些人虽然有丰富的公共关系工作经验,但毕竟没有受过正规训练,因此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 缺乏系统的公共关系理论知识和公共关系调研方法。
另外, 由于该国的习惯势力较强,政府较多地干预企业,公共关系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总之,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 制定公共关系教育大纲,并设置相应的课程, 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公共关系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