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中,很多事情的发生和“蝴蝶效应” 发生作用的机理极为相似,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就会酿成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在我们的经济中,类似蝴蝶效应的事情是不断的。 经济总会上下波动,这在经济学家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无须大惊小怪。 因为这正验证了经济的周期性内涵。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被称为经济周期,它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 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 经济周期一般是指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活动总水平扩张与收缩交替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经济扩张因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或消费约束, 而出现经济收缩,经济收缩又因资源供给充裕或者消费需求拉动而重新进入经济扩张, 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复苏一繁荣一衰退一萧条。
其中,经济的复苏和繁荣阶段构成了经济周期中的扩张期,而经济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则构成了经济周期中的收缩期。 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即繁荣阶段,最高点称为顶峰。 然后物极必反,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 即衰退。 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 当然, 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 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 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一般有长短之分,一般而言,有这几种经济周期的学说。
库兹涅茨周期,是一种长经济周期,是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 由于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所以也被称为“建筑周期”。
朱格拉周期,是一种中周期。 1862年法国医生、经济学家克里门特·朱格拉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以及发生周期》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市场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 这种中等长度的经济周期一般被后人称为“朱格拉周期” ,也称 “朱格拉”中周期。
基钦周期, 是一种短周期,又称“短波理论”。 1923年美国的约瑟夫·基钦从厂商生产过多时,就会形成存货,就会减少生产的现象出发,他在《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倾向》中把这种2~4年的短期调整称为“存货”周期,人们亦称之为“基钦周期”。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一种长周期或长波,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 该周期理论认为,从18世纪末期以后,经历了3个长周期。 第一个长周期从1789年到1849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年,共60年;第二个长周期从1849年到1896年,上升部分为24年,下降部分为23年,共47年;第三个长周期从1896年起,上升部分为24年,1920年以后进入下降期。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任何一分子,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并能制定相应的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经济大气候”的变化。
作为政府部门,认识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行规律和特征,有助于政府在制定扩张性或收缩性的经济政策以及进行政策转换时,增强预见性,避免滞后性。
经济周期的概念,容易给人们一个错觉,认为既然是周期,应该像元素周期表一样准确无误,是可以预测的,其实不然。 我们应当看到,经济周期只不过是对一种现象的描述,事实上不管是哪种理论,都只是对经济波动的一种解释,它是一种马后炮, 而不是当头炮。
因为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所谓世事如棋-局局新,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可以预测出一年四季24节气的准确时间,但是我们却无法预测一年四季各个节气可能发生的风云突变。 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就好比这天空中突变的风云,每次都是不同的,因而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 几乎不能准确地预测。 否则,我们就会消灭衰退,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了。
现实当中,人们普遍认为经济波动具有破坏作用,而忽略了它的积极影响。其实在市场经济中, 经济波动往往会推动公司改革,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管理效率。 祸兮,福之所倚。
老子的话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