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中的晕轮效应

2019年7月22日01:56:38面试中的晕轮效应已关闭评论

作为求职者来说,很难正确把握应聘考官的心理,但是,在面试中,求职者要做一个细心人,不失时机地把握应聘考官当前心里想的是什么,当前最想做什么等,然后主动地根据主考官的思路把事情提前做好,就能在求职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往往会让应聘考官对你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从而有助于自己求职成功,这就是“晕轮效应”的反映。

案例

曾经有一位刘丽小姐在参加她现在就职的单位招聘时,她的主动让应聘考官记忆犹新。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刘丽小姐到当地的人才市场上去寻找工作时,发现人才市场中心有一家招聘摊位前挤满了求职人员,刘丽于是也挤过去看看,此时她发现这家单位正好也招聘自己想要寻找的秘书职位。由于前来应聘的人特别多,再加上当时正值酷暑期间,大厅内温度非常高,众多求职者的嘈杂声也让应聘考官心烦意乱。

就在应聘考官决定当天暂时停止招聘时,他突然发现整个大厅里的嘈杂声没有了,当应聘考官正要站起来想看个究竟时,应聘考官旁边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是前来应聘的一个女孩子,在大厅内主动地帮助维持秩序。应聘考官听到这话,心头一震:自己从事招聘工作这么多年了,还从来没有遇见类似这种女孩的主动工作行为呢,像这种积极性、主动性强烈的女孩现在的确还很少见呢,这种行为难道不正是一个秘书所要具备的基本要求吗?

于是,这位应聘考官立即停止手头的工作,并让旁边的工作人员把正在大厅后面维持秩序的刘丽小姐叫到自己的跟前,向她询问她为什么能够主动站出来维持大厅的秩序,同时戴上眼镜仔细地看了刘丽提交给他的求职介绍信。刘丽拂了拂额前的头发,然后面带微笑地说:“没什么,我也是求职队伍中的一员,维持好求职秩序和环境,是每一位求职人员应该做的事情,况且您主考大人也需要清静一些来阅读我们的求职材料。”

经过一番问答,这位应聘考官紧握刘丽的双手,并向她表示感谢。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刘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的求职成功者。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刘丽这种看似无意但积极主动的行为,增加了她的“光环”,她的这种行为正是一个秘书应该具备的,她做到了,从而帮助她求职成功。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