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法则告诉我们,在婚姻中,距离适当,感情才能幸福美满。
有距离,才有美感。很多婚姻的触礁,原因就在于妻子和丈夫走得太近。恋爱中出现问题,很多也因为双方整天粘在一起。太近的距离,让双方的缺点暴露无遗,少了那种朦胧的美感。
而且,男人爱女人,很多是因为女人的美貌,但过日子不是只靠脸就行的。
有的女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她们以为只要自己能守住美貌就能抓住丈夫的心。岁月无情,容貌易逝。单从外表上比拼,最终还是要被年轻女人击倒。只有美丽的内在,才能真正长久地抓住一个人的心。女人如书,容貌是书的封面,气质是书的内容。仅有漂亮的外貌却缺乏内涵气质的女人,这样的书尽管封面装帧很漂亮,但并不具有可“读”性;相反,既有美的外貌又有美的气质的女人才是既可观赏又耐品读的珍品书。所以,把你用来美容打扮的时间,分一半用来装饰内在,岂不是更好?这样无论远看近看,你都是美丽的女人。
当然,这是针对女人自身修养来说的。对于男人如何看女人这一问题,男士们还是要与妻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让双方离得太近,也不要对妻子的缺点过于苛刻,她本来就不是“天外飞仙”,你不能用你以前幻想的那个完美形象来要求自己的妻子,这样不公平。给双方一点空间,懂得欣赏妻子的优点,这样才会让生活更融洽。
对于男人来说,好男人是不能用统一标准来划分的。同样的特性放在这个男人身上是优点,放在那个男人身上可能就是缺点了。也许是人之优我之劣,也许是人之劣我之优。世事的不确定与变化,使人们的性格千奇百怪,世界也变得多姿多彩。也许一个男人会因为少了聪慧多变而成就了他的敦厚质朴;也许一个男人会因为心地善良而仕途失意;更也许一个男人会因为一时的莽撞而一夜暴富。
男人如书,从外观上讲,书有厚薄之分、有装帧堂皇与简约之别,男人也有魁梧与矮小、俊朗与委琐之别;从内容上说,书分高雅和平庸、厚重与浅薄,男人更有内涵深厚与空有一副外表之分。男人如书,有的可以终生为伴,相濡以沫;有的只能默默祝祷,遥遥相望;有的则唯愿此生不与之谋面。读书是需要时间的,好书多读才能懂。
男女双方都要学会欣赏与被欣赏,要懂得保持最适当的距离来欣赏和被欣赏。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美只是相对的,唯有缺憾才是绝对的。欣赏他人的时候,要懂得找到最佳的距离来欣赏;被欣赏时,我们要尽量保持在最佳距离给人欣赏,该远则远该近则近。
《圣经》中上帝对男人和女人说:你们要共进早餐,但不要在同一碗中分享;你们要共享欢乐,但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像一把琴上的两根弦,你们是分开的也是分不开的;像一座神殿的两根柱子,你们是独立的也是不能独立的。
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婚姻关系中两个人的韧性关系,拉得开,但又扯不断。谁也不能过度束缚对方,也不能彼此互不关心,有爱,但是都在适度的范围之内,这才是和谐的婚姻。可是很多人似乎并不能体会到婚姻的真谛,在他们眼里,对方身上有很多缺点,他们常常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让对方改掉坏习惯。可是习惯的产生是日积月累的作用,在自己身上已经存在了几十或者十几年,当然不会轻易改掉。于是夫妻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
夫妻之间产生争执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把婚姻当成一把雕刻刀,时时刻刻都想用这把刀按照自己的要求去雕塑对方。为了达到这个理想,在婚姻生活中,当然就希望甚至迫使对方摒除以往的习惯和言行,以符合自己心中的理想形象。有谁愿意被雕塑成一个失去自我的人呢?于是,“个性不合”、“志向不同”就成了雕刻刀下的“成品”,离婚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要知道,婚姻,不是一个人的付出,只有两个人同心协力,才能维护好一个温暖的家。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注意到对方的付出,甚至有的人会把对方的付出看作是想当然的。如果对方稍微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就加以指责,这样的做法无疑会伤害了对方的心,会让他觉得一切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了。
爱一个人,就应该让他感觉到幸福,而不是要给他原本疲惫的心灵增加新的创伤。所以,在夫妻生活中,一定要相互扶持,相互欣赏,相互鼓励。虽然因为个性的不同,两个人没有办法完全融为一体,但是一定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存在,让他体会到你对他的欣赏和爱护。在他犯错的时候,给予善意的提醒,而非指责,有时候一个善意的眼神也会让对方觉得很温暖;在他犯傻的时候,给予适当的爱抚,告诉他“你真可爱”,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却可以激起爱的涟漪,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