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长尾理论是有不足之处的,并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在运用长尾理论为自己服务时,不能抱以太高的期望,要慎重对待。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常有一些颇有趣味的商业现象可以用长尾理论来解释。如在网上书店亚马逊的销量中,畅销书的销量并没有占据所谓的80%,而非畅销书却由于数量上的积少成多,而占据了销量的一半以上。
如果说长尾理论是一种理论观点的探讨,甚至是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经济业态,无可厚非,但如果以它引导企业行为,其效果未必是乐观的。
长尾理论的3个弊端缺陷
首先,长尾绝不意味着仅仅是把众多分散的小市场聚合为一个大尾巴,而是还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头部,以及头部与尾巴之间的有效联系。
其次, 相对畅销品来讲, “长尾”是非热销产品,属遗留产品或滞销品,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有意或着力生产这些产品,更不可能把这些滞销品和处理品作为企业的利润来源甚至是利润支撑;否则,那就是本末倒置,舍近期大利去追逐远期小利。
最后,在传统商业现有的游戏规则下,用长尾理论引导企业行为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传统商业目前仍然是以“销售量带来的收益持平或者超过成本”这一商业常识作为指导, 如果在自己的“零售网络” 中最终聚集的用户数量还是非常少的话,依然无法通过这种产品盈利,这时要在“长尾市场”中做生意,不是为时已晚, 就是压死企业这头驴的最后一根稻草。
长尾理论是把双刃剑,只有对它正确认识且能正确运用它的人, 才能运用它来为自己创造财富,否则就会一败涂地。 因此, 对待长尾理论的正确态度是,要慎重,要因产品制宜,在一般情况下,单一企业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