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与有形的、实实在在的现金流量息息相关,这一点令其引人注目,并形成和利润表的鲜明对比关系,从而占据着财务报告体系中的“第三把交椅”。可想而知,现金流量表根据收付实现原则予以编制,而利润表则是在权责发生制(应计制)的基础上来计量和评价企业绩效。具体来讲,现金流量表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揭示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来龙去脉,告诉人们一定期间企业宝贵的现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即提供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流出的动向,现金数额增减变动的原因和结果。这是现金流量表最基本的作用,也是最基本的功能。例如,某公司在2010年度增加了1 000万元的现金。我们可以在该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中发现其经营活动导致现金增加了900万元,来自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减少了300万元,来自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增加了400万元,如此等等,以此对该公司的资金使用和运作思路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把握。
(2)有助于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发现企业现金的充足程度和增减变动数额,从而体现企业现金的宽裕或紧张程度,使其基本的支付能力和应付眼下债务的能力得以体现。如果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充足,则意味着企业充满活力,在靠自身经营来赚钱。靠自身创造出现金流,在风险面前的免疫力就会增强,其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后盾。例如上面提到的那个公司,其现金增加了1 000万元,其中经营活动就“贡献”了900万元,这足以说明企业正在靠自身的经营来赚取大量的钞票。
(3)有助于评价企业利润的质量和经营绩效。“钱是赚回来的,利润是算出来的”。这两者之间因为会计的计算方法而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可以借助于现金流量表,了解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与净利润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以及差距的大小,进而对利润的质量予以透视,进一步深入考察企业的经营绩效。例如,某公司授意销售部门经理在2013 年度要完成2 000 万元的销售指标。如果仅仅为了完成销售收入和利润计划,销售部门经理就会放宽信用条件,只管把东西卖出去就行了,而不用考虑收钱的问题,于是公司就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坏账风险,从利润和现金流量之间的出入中就可以测知企业利润“虚胖”,盈余质量大打折扣。如果公司领导同时告诉销售经理必须拿回2 000万元,销售经理的销售行为就会变得积极而谨慎,有了现金保障的利润才是可靠的、健康的利润指标。
(4)有助于预测和规划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和财务前景。例如,某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一个较大的正数,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一个较大的负数,则意味着该公司可能正在利用当前较好的经营形势和财务状况进行投资性的扩张,进一步壮大公司实力,从而获取今后更大的绩效。这样的财务前景通常也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