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效应案例:国企亏损上千亿的背后

2019年7月20日18:21:34棘轮效应案例:国企亏损上千亿的背后已关闭评论

经典案例

2006年3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金额已经达到了 1026 亿元, 同比增长56.7%,增幅同比上涨49.1%,亏损的额度已经接近1998年时的亏损水平,这表明国企的亏损已经达到了历史第二高峰,而且亏损金额的增长幅度还创下了近16年来的新高。

为什么国有企业会出现这样的巨额亏损呢?为什么国家为国企投入了那样多的资源后它还是亏损呢? 表面上来看是国企产能过剩,并且缺乏核心竞争技术。 这两个问题其实早就存在了,国家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去解决这两个问题,可是不管政府怎么使劲,国企也还是照样亏损,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所以这个问题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其实,国企之所以会出现巨额亏损,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已经进入了 “棘轮效应” 的怪圈,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那么国企就会真的走上一条不归路。

现在的国企处处体现着棘轮效应,比如说企业所制定的生产指标只上不下, 年年增加,根本不考虑市场的实际情况;投资一味增加,产能严重过剩;国企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过高,不管企业具体的经营状况怎样, 就算是出现了巨额亏损,管理层的工资也是只升不降,而且越来越高;国企的腐败案件越来越多,只增不减,国家财产被大量侵吞;国企改制让国有资源大幅度流失,稍微强一点的国企在海外上市也会造成国家财产的流失。

了解了国企存在的诸多问题后,我们会说存在这么多问题的国企不亏损才怪呢。 可是这些问题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企将在的这些问题进入“棘轮效应” 的怪圈后变得越来越厉害,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国企就会一个个倒下去。 因此具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因为这关系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利益。

名词解释

故事中提到国企进入了棘轮效应的怪圈,那么究竟什么是棘轮效应呢?

经济学中的棘轮效应又被称为制轮作用,广义的棘轮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种行为惯性趋势的不可逆性,狭义的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后具有不可逆性,它很容易向上调整,却很难向下调整,短期内的消费习惯尤其难以逆转。

说简单一点就是消费者很容易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是却不容易因为收入减少而降低消费。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