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不确定性的表现之一:衔接不确定性
衔接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合作性上,发生在企业之间或者部门之间。由于供应链中的企业是相互平等的市场主体,彼此之间并非从属关系,各自有着不同的目标,并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完全共享,相互合作也是有限的,由此导致了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反过来又给供应链的有效集成造成了障碍,使企业之间难以相互配合,无法建立起有效的供应链合作关系。
衔接不确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供应的不确定性和需求的不确定性。
①供应的不确定性。供应的不确定性源于供应商的不确定性,体现在供应提前期的不确定性、供应数量和质量的不确定性等方面。供应不确定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供应商的生产系统发生故障而延迟生产;在向下游节点运输的过程中,意外的交通事故导致的运输延迟;自然灾害或社会、政治原因等企业不可抗力的原因引起的延迟等。
②需求的不确定性。
需求的不确定性与对产品的需求预测紧密相连(如“牛鞭效应”),需求的不确定性源于顾客不确定性,顾客需求的随机性(这里的顾客包括最终的市场消费者客户,也包括供应链下游的节点),表现在需求的时间和需求的数量不确定。需求不确定性的原因主要有市场的变化、需求预测的偏差、顾客购买能力的波动、从众心理和个性特征等。
例如,在预测方面,通常的需求预测方法都有一定的模式或假设条件,假设需求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或表现一定的规律特征,但是任何需求预测方法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因此无法确切地预测需求的波动和顾客的心理性反应。在供应链中,不同节点企业之间需求预测的偏差将进一步加剧供应链的需求放大效应及信息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