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的发展趋势

2019年11月17日10:02:11公共危机的发展趋势已关闭评论

目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公共危机呈现出以下一些发展趋势:

(1)公共危机的诱发因素增多,出现更为频繁

从世界的层面看,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恐怖袭击、局部冲突、金融动荡等突发事件和难以预料的全球性自然灾害及社会风险不断增多,加上突发事件在国际间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如:禽流感、疯牛病、SARS疫情等,都使突发事件呈进一步增多的趋势。如今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身边的危机越来越多了。全球化可以让发生在地球某一个角落的危机很快影响到每一个人,全球化的现实要求我们改变对危机的理解和态度。在全球化的生活状态下,危机已经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而不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之外的事件。

(2)地区性危机事件减少,跨国性的危机事件增多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危机可能在地理上迅速扩散,并超越国界。一国内部的危机完全有可能成为地地区性或国际性的危机。社会危机的蔓延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一国内部的危机完全可能演化为国际危机;二是来自别过的危机也有可能蔓延至本国;三是一国内部的危机也是全球性危机的一部分。

当地方政府面对危机时,官员需要认识到,如果应对不当,危机极有可能变成区域性甚至全球性危机。我们以“非典”为例来进行说明。首先从传播途径上看,如果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飞机,“非典”不会迅速蔓延到世界20多个国家,不会在广东、北京、香港、多伦多“散点式分布”。另外,“非典”是一场全球化信息流动背景下的危机。网络、移动通讯使关于“非典”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发散到全球。与20世纪80年代上海爆发的“甲肝”相比,“非典”一开始也是地区性危机,可“甲肝”最终仍是地区性的,而“非典”变为全球性的;“甲肝”几乎不为国际舆论所关注,“非典”却成为世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可以说,“甲肝”是一场“古典危机”,而“非典”则是一场“现代危机”。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已使我们改变了对危机的认识。

(3)公共危机信息扩散的速度加快

在农业时代,由于人类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还很原始,人员的流动也比较少,因此,公共危机扩散的速度非常缓慢,扩散的范围也比较有限。到了工业时代,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改善,人类的活动范围,信息的传播速度都有了扩大和提高,但是,信息传播的方式还主要是通过电话、电视等,传播的速度、传播的多元化还受到一定的限制。进信息时代后,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电视技术、卫星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迅速普及,传播手段越来越快捷方便。人类的交流方式、交流途径更加多样,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也更加便捷。

人们除了通过电话、电视等传播信息外,还可以通过短信、互联网等将事件的信息迅速传播到各地,重大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带有越来越强的扩散性。比如,1988年中国出现的抢购风潮,只是由于风闻政府在北戴河将出台“涨价”,这一“消息”迅速在全国广泛传播,引发全国性的抢购风潮,几百亿元的银行存款被提,所有的商品,从食盐到电器被抢购一空,使当年物价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涨了21.5%,这一年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最多的一年。

(4)公共危机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危机内在扩张性大大增强,有时候,一个突发事件就像星星之火一样,一个火花会点燃另一个火花,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引发燎原之势。比如,一场重大的自然灾害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导致政治动荡。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泰国货币急剧贬值在亚洲地区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次金融危机所波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都为历史所罕见,不仅造成了东南亚国家的汇市、股市动荡,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失业增加,经济衰退,而且还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经济危机更是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危机、政治危机,比如在印度尼西亚等国曾导致政府更迭。二是一些突发事件在窒阊上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随着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世界的联动性大大增强,这使突发事件,特别是带有传染性、扩散性的公共危机的扩散力迅速增强。一些突发事件,如急性传染性疾病、生化武器袭击事件等,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予以处理,会在一国甚至整个世界迅速传播。如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2004年的禽流感,其波及范围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

(5)公共危机的危害性呈增长态势

随着公共危机扩散力、传染力的不断增强,范围的不断扩大,公共危机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这种危害增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危机波及范围扩大带来的直接的生命、财产损失。二是虽然公共危机没有直接波及,但仍给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带来影响。有些公共危机发生后,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心理,导致行为失范,引发恐慌行为。这种恐慌情绪带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扩散力。特别是在进入信息时代后,人类交流的方式、途径更加多样化,有关事件的信息可以迅速传递到各地,进一步加剧民众的恐慌心理,造成更加混乱的局面。比如,因为“非典”疫情引发的抢购风潮,许多居民成车地买米,成百袋地买盐,白醋上百斤地购买。板蓝根买一包需要数十元,这在一个生产过剩、市场货源充足的时代,经过理性的思考,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6)公共危机的种类增多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能力增强的同时,所要面对的公共危机也日益增多。首先,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破坏不断加剧,自然灾害的种类在增加。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大气污染等。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在享受到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生物因素、有重化学物质、核辐射、电脑病毒等多形式、多波次的突发事件的潜在威胁。如由于化学物质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环境中化学性污染日趋严重,化学污染事件不断增多。再次,人类所要面对的疾病威胁增多。最后,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一些新矛盾所引发的新的冲突方式增多。

(7)单一型危机事件减少,复合型社会危机事件增多

复合型社会危机是指多种危机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处理难度极大。例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印尼即遭遇了经济倒退、种族冲突、社会失序、政权更迭、分离主义等多重危机的严厉打击。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流传着一个民间政治笑话,说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加诺代表了“旧秩序”,第二任总统苏哈托建立了“新秩序”,第三任总统哈比比没有恢复金融危机后的秩序,而第四任总统瓦希德则是失去了秩序。那么,第五任总统梅加瓦蒂能给印尼带来平稳发展的秩序吗?答案是:非常难。

同样,阿根廷近年来的经济状况持续恶化,先后引发了债务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最终由单一型危机演化为复合型的社会危机。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