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面子
前面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说小伙子长得不错,有房有车,既有底子,又有面子,姑娘对他的印象不错,就想接着了解。企业也是这样,如果有人想投资某家企业,首先要看看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一看规模还不错,很大,家底雄厚。其次再看看利润表,利润表能告诉人们这个月产品卖了多少钱,卖出去的产品成本是多少,费用是多少,大概要交多少税,最后能剩下多少利润。看完这些,投资者才会决定是否要投资该企业。那么利润表“长”什么样呢?表1-3就是一个利润表。
表1-3 利润表
利润表的编制原理是“收入-费用=利润”,这是会计第二恒等式。和第一恒等式一样,它也包含了三个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上述报表里有四项收入来源:营业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由于其他收入的金额相对较小,因此我们重点关注的是营业收入。其他的项目基本上都是费用,其中又以营业成本和三大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占比例大一些。简单来看,从上到下,大体是: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核心利润;核心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其他的项目为什么不计算在内呢?因为金额一般都比较小。我们定性地来看的话,抓住主线就行了。
在利润表里有一个核心利润需要我们格外注意。那么,什么是核心利润呢?
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
为什么要关注核心利润?因为企业要想长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经营好自己的主营业务,并且从这些业务中获取利润。核心利润就是企业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收益,企业主要靠它来生存。这个核心利润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第三章利润表中会重点对其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