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的四大“成员”

2019年6月22日18:12:39财务报表的四大“成员”已关闭评论

资产负债表——底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月度或年度财务状况的报表。我们来看一张资产负债表。具体见表1-1:

财务报表的四大“成员”

财务报表的四大“成员”

表1-1 资产负债表

资料来源: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一般的报表数据会精确到分,即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此处数据只为定性说明数据的大小。

我们首先来看该报表的格式。资产负债表的下面一定要写报表的编制单位和使用的是哪种货币,然后还有一个日期:2008年12月31日。这个日期告诉我们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这个时点——2008年12月31日企业的财务状况。到2009年的1月1日,该报表会发生变化,所以它反映的是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会计第一恒等式。会计中有六个会计要素,它们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第一恒等式包含了三个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介绍利润表的时候,我们会学习另外三个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表中,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以我们应当查看左边的最后一行“资产总计”是不是等于右边的最后一行“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左边的资产是8,401,400元,右边的负债是3,251,400元,所有者权益是5,150,000元,加起来是8,401,400元,两者相等。任何一张资产负债表,一定是左边等于右边。要是不相等,那就是算错了。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在有的地方看到的资产负债表是左右分布的,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有的是上下分布的,由上到下依次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其实怎么分布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可以简化成表1-2,具体如下:

财务报表的四大“成员”

表1-2 资产负债表(简化版)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资产按照是否能在1年以内变现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按照是否要在1年内偿还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包含实收资本(或股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是指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大家先在脑海里建立一个大概的框架,知道这张表格“长”什么样就行了。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