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我超越修炼法
自我超越是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精熟。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创造和创新,而不是用反应的观点来面对的生活与生命。当自我超越成为一项修炼、一项融入我们生命中的活动时,它包括两项任务:首先是不断理清到底什么对我们最重要;其次是不断学习如何更清楚地看清目前的真实情况。但自我超越不是一种立刻能拥有的能力,而是一个过程,一种终身的修炼,要把它当成修炼,必须了解作为其基础工作的以下原理和途径。
(1)建立个人愿景。个人愿景是发自内心的“上层目标”,与一个人对于自己为什么而活有关,是一种召唤及驱使人们向前的使命,而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构想。
“愿景”是一种内心真正关心的事,建立真正的个人愿景,即理清了到底什么对自己最重要,自己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样才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并产生无穷的动力,使潜能发挥到极点,不断地更上一层楼,达到自我超越和创新的目的。
(2)保持创造性张力。由于现实与我们想建立的愿景有一定的距离,可能会使我们感到绝望,但同时正是由于愿景与现状的差距激起了我们推向愿景的强烈愿望。这种差距成了创造力的来源,我们把这个差距叫做“创造性张力”。当愿景与现实存在差距(即创造性张力)时,消除这个差距的办法有两种:一是采取行动实现愿景;二是降低愿景目标。为了避免采用第二种办法,我们必须保持创造性张力,利用这个差距产生出创造的能量,向愿景一步步前进,这也是培养毅力与耐性的修炼过程。
(3)看清结构性冲突。甚至连许多极为成功的人也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与“自我超越”信念相反的成见,这些成见限制了自己的创造力,其中有的是认为不够资格得到所想要的东西,有的是相信自己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真正在乎的事情,这些想法往往是隐藏在潜意识里。当一个人朝着愿景前进时,有一股强大的创造性张力将他拉向愿景,但同时无力感又像一股抗拒力在将他拉离愿景。这样一种矛盾叫做“结构性冲突”,它是一个各方力量互相冲突的结构,同时把我们拉向和拉离我们所想要的东西。当我们看清了这个结构性冲突后,就应在内心信念上消除改变无力感的负面力量,用毅力战胜困难,并逐渐改变自己生命中的深层结构性冲突。
(4)真诚地面对真相。不是指追求一项绝对的真理或追究万物之源,而是根除看清真实状况的障碍,并不断地对自己心中隐含的假设加以挑战。处理结构性冲突的首要工作,在于辨认出这些冲突,以及其运作的模式。例如,当工作没做好时,不要一味地责怪他人或某件事,而应改变思维方式,看清造成问题的结构,找出真正的原因。一旦找出了问题的运作结构,这个结构本身就会变成“真实情况”的一部分,而诚实地面对情况的意愿越强,所看见的真实情况也越接近它的真相,创造性张力也越有力。在确认了结构性冲突的起源之后,所需要的就是对这些结构做更有创意的变革,并开始思索自己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