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鲁克目标管理的核心思想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目标管理是他的经典理论之一,也是他的发明。德鲁克把目标管理确立为一种管理体系,应用和推广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在他的思想体系中,“目标”既是一个关键词,也是一条重要线索。
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首次提出“目标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概念,认为“只有这样的目标考核,才会激发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是因为有人叫他做某些事,或是说服他做某些事,而是因为他的任务目标需要他做某些事(岗位职责);他付诸行动,不是因为有人要他这样做,而是因为他自己决定他必须这样做——他像一个自由人那样行事。”
可见,真正的目标管理应该是寻求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结合点,而一旦找到这样一个目标,员工就被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经理人能控制自己的成就,使得我们能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意味着更高的成就目标和更广阔的眼界。
2.德鲁克目标管理思想在美国的应用
德鲁克研究企业管理的生涯是在他1942年接受通用汽车公司的邀请后正式开始的。他在通用汽车公司进行了18个月的详细调研,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分析,于1945年出版了著名的《公司的概念》一书。书中建议企业应该培养“有管理能力”的、有“责任感”的工人和一个“自我管理的工厂社区”。他提出了分权对组织的重要性,揭示了通用汽车组织管理的缺陷。然而,《公司的概念》一书却受到当时通用汽车公司的总经理斯隆的抨击,甚至禁止此书在通用汽车公司内部出现,因为公司的管理层认为管理是一门需要专业知识的科学,工人们是不可能懂得管理的。
《公司的概念》是德鲁克在企业管理领域的第一本专门著作,建立了当时尚无人所知且还无人教授的“管理”学科,由此开启了管理热潮。但是,在当时的整个美国却没有引起重视。《公司的概念》出版后,美国学术界对其横加批评,而当时的美国政治科学学会更因此不再邀请他参加政治理论研究委员会。尴尬的是,德鲁克的智慧始终未被美国学界主流认可。对此,德鲁克本人提供了一个富有洞见的解释:为了控制学界,美国政府只向那些用数学公式写作的研究人员提供研究资金,自己这类深入实践的学者被拒之门外顺理成章。事实上,德鲁克清楚地意识到,他从来就是一个学院派的“边缘人”。在写作之前,德鲁克通常对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和观察,在咨询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在这种观察和互动中形成一些颇具洞察力的观点。在他的作品中,很少看到什么“管理模型”和“数据分析”,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直指人心的观点和故事,成文风格简单、清晰而有力。这种研究方法在管理学术中被称之为“管理经验学派”,这种学派在学术研究中不属主流。因为他们的研究方法不符合科学的“学术规范”,没有“模型”和“论证”,因此很难在学术论文中引用他们的“研究成果”。
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后,很多美国大型企业和公司应用了这种管理方法,后来被越来越多的行政组织应用,美国的联邦政府和日本政府都采用了这种管理方法。在美国,政府实行目标管理是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的,主要处理政府机构的绩效和政府项目的效率。到1993年以后,美国政府实行的目标管理主要是同行政改革和绩效管理相结合的,目标管理被融入绩效管理体系,成为绩效管理改革中采取的有效管理方法之一。2003年7月,彼得·德鲁克接受了美国总统布什颁赠的美国最高荣誉勋章“总统自由奖章”。对于94岁高龄的德鲁克而言,这可谓是一份迟到的荣誉。
德鲁克的理论终于在企业里得到运用,按理来说他应该非常开心。但是,一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还是让他难以掩饰心中的郁闷。德鲁克提出这套理论本来是想帮助美国的企业更好的发展,结果没想到被他们弃之如敝履,反而被竞争对手的日本企业学了之后来对付美国企业。战后通用汽车公司的市场份额正是在日本人的冲击下迅速崩溃。这种郁闷的心情整整伴随了德鲁克几十年,以至于到1983年《公司的概念》再版的时候,德鲁克虽已74岁高龄,并早已享有了“现代管理学之父”以及“管理学当之无愧第一人”的至高声誉,却仍像个小孩子一样在该书的跋中写道:“至于我,我一直认为,有经理观念的责任员工和自我管理的工厂是我最重要和最有创意的思想,也是我所作出的最大贡献。不管这些概念在日本有多大影响,但是通用汽车公司及其主管人员拒绝采纳它们,结果使得这些概念对我所在的国家毫无影响,这是我遇到的最大和最让我感到羞辱的失败。”
3.德鲁克目标管理思想在日本和中国的应用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虽然创始于美国,但应用却不如日本成功,来自东方的日本人怀着极大的热情接受了这套理论,有人称“目标管理在美国开花,却结果于日本”。目标管理首先在日本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中。德鲁克写道:“我在日本的声望都来自于《公司的概念》。日本能以一个经济强国的身份出现,以及它的工业成就和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我。《公司的概念》刚一出版立即就被翻译成日文,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阅读并应用它。”
二战后,日本由于面临着猛烈的技术革新浪潮、劳动力严重缺乏和企业组织内部因素的变化等挑战,很多企业通过实施目标管理来改革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机制,通过实施目标管理,企业内部有很大改观,从根本上否定了以前的管理方式,使目标管理在日本获得了肯定,以至于目标管理传入日本后形成了三次“目标管理热”。
目标管理在我国行政管理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岗位责任制、项目责任制等。很多政府组织大力推广目标管理,不仅提高了政府机关的效能,也提升了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到目前为止,武汉、连云港、青岛等200多个城市实行了城市政府工作目标管理或党政群机关工作目标管理。这些城市根据自己的工作重点和实际情况创新了政府管理模式,形成了较有特色的目标管理工作模式,实现了目标任务与目标分解相统一,目标内容与目标考核相统一,目标实施与目标督促检查、协调服务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