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合理化的基本途径和实施要点

2024年3月3日08:36:47仓储合理化的基本途径和实施要点已关闭评论

仓储合理化的基本途径

(1)实行ABC分类控制法。ABC分类控制法是指将库存货物按重要程度细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货物)、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货物)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货物)三个等级,针对不同类型级别的货物进行分别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2)适当集中库存。所谓适度集中库存,是指利用储存规模优势,以适度集中储存代替分散的小规模储存来实现合理化。

(3)加速总周转。储存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是将静态储存变为动态储存,周转速度一快,会带来一系列的合理化好处,如资金周转快、资本效益高、货损小、仓库吞吐能力增加、成本下降等。

(4)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保证每个被储物的储存期不致过长,“先进先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也成了仓储管理的准则之一。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主要有贯通式货架系统储存、“双仓法”储存、计算机存取系统储存等。

(5)提高仓容利用率。采取高垛的方法;缩小库内通道宽度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减少库内通道数量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

(6)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如果定位系统有效,能大大节约寻找、存放、取出的时间,节约不少物化劳动及活劳动,而且能防止差错,便于清点及实行订货点等的管理。

(7)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监测清点的有效方式主要有“五五化”堆码(以“五”为基本计数单位,对成总量为“五”的倍数的垛形,如梅花五、重叠五)、光电识别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等。

仓储合理化的实施要点

一般来说,仓储合理化的实施要点可以归纳为:

进行仓储物的ABC分析;

在ABC分析基础上实施重点管理;

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总规模前提下,追求经济规模,适当集中库存。

所谓适度集中库存是利用仓储规模优势,以适度集中仓储代替分散的小规模仓储来实现合理化。

适度集中库存是“零库存”这种合理化形式的前提。

(1)加速物资总的周转,提高单位产出。具体做法诸如采用单元集装存储,建立快速分拣系统都利于实现快进快出,大进大出。

(2)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保证每个被储物的仓储期不致过长。“先进先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也成了仓储管理的准则之一。

(3)减少仓储设施的投资,提高单位仓储面积的利用率,以降低成本、减少土地占用。

(4)采用有效的仓储定位系统。仓储定位是指被储物位置的确定。仓储定位系统可采取先进的计算机管理,也可采取一般人工管理,行之有效的方式主要有“四号定位”方式、计算机定位系统。

(5)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