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拿到财务报表,就要先对它进行分析,以得到我们需要的信息,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1.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分析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
(1)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企业经营成果,一方面从损益表(或称利润表)进行阅读分析;另一方面可先从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用利润表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往往有失偏颇,有的企业虽然账面利润大,但应收账款多,资金周转困难,而有的企业虽然利润表显示亏损,但现金充足,周转自如;再从企业资金来源分析,有的企业账面利润大,但负债多,财务风险大,而有的企业虽然账面亏损,但负债小,财务风险小。而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则能客观、全面、直观、公正地评价企业及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利润的质量。
(2)现金流量表的总体分析。首先,可分析企业本期期末现金较期初是净增还是净减,绝对值是多少,总体把握当期现金收支差额。其次,看三大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是多少,从而判断导致当期期末现金较期初现金净增(或净减)的影响因素是经营、投资或筹资(一般而言,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最后,就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比如导致当期期末现金较期初现金净减的影响因素是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则对当期投资活动进行具体分析,当企业扩大规模或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时,需要大量的现金投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补偿不了流出,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从而会导致当期期末现金较期初现金净减。
(3)三大活动之一的经营活动因素分析。由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占企业现金总流入、流出的绝大比重,因素分析应侧重对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因为经营活动是企业基本生存、发展的基础。分析时应就流入与流出与上年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关键指标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逐一进行对比分析,尤其是对“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着重分析,该指标涉及内容庞杂、灵活。如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水电费、邮电费、招待费等,属企业的可控制指标,是企业节流的主要途径。由于报表项目所限,财务人员在财务报告体系中,对其一般都有详细的对比分析说明,作为决策者,对此会计信息应尤为关注。
2.企业财务状况分析:分析企业资产负债表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可立足资产负债表进行以下分析。
(1)企业资产分析。主要是企业资产构成分析。如前所述,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是按流动性由强到弱、由上至下在报表左侧列示。首先,分析企业资产中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各自所占的比重,了解企业资产总的构成情况。其次,分别分析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中比重大的重要项目,通过分析判断企业营运资产的配置、风险。
(2)企业负债分析。一是企业负债构成分析。从负债总体把握企业负债的主要构成项目,首先,分析企业负债中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各自所占的比重。其次,分别分析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中重要项目所占的比重,通常情况下,若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较大,表明企业资金来源为营业性质,同时表明企业资金的风险较小。二是企业负债的变化分析。首先,比较企业当年期初与期末总负债的变化。其次,要分析影响总负债变化的主要因素(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最后,分析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度。三是重要负债分析。对账龄较长(三年或五年以上)的“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金额较大的项目单独分析,找出其产生原因。要说明的是“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常常是税务稽查的重点,所以应注重其分析与清理。
(3)企业所有者权益分析。企业所有者权益中包括三大项目,即“股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股本”、“资本公积”通常情况下没变化,所有者权益变动项目主要是“未分配利润”,影响未分配利润的主要因素是“本年利润”,对其的分析即损益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