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服务管理的研究是一个逐步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对服务管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大致经过了服务觉醒、跳出产品模式、跨学科研究和回归本原4个阶段的发展。
1.服务管理研究的第一阶段:服务觉醒
20世纪70年代,随着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服务所特有的运作特征。以服务的运作特征和服务实现为基础的新模型、新概念与新方法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约翰逊(Johnson,1969年),他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商品和服务是否有区别”,从而引发了一场服务与商品的论战。
这一时期约翰逊(Johnson,1972年)和伯法(Buffa,1976年)推出了两本探讨服务部门运作的著作,书名都叫做《运作管理》。虽然书中涉及服务的内容很少,但作者已经开始关注服务业。这两部 著作的意义就在于,正是他们开始将研究运作管理的注意力从单纯以产品制造为主的工业领域向服务领域转移。
实质性的突破是1976年沙瑟(Sasser)在《哈佛商业》周刊上发表了名为“在服务业中平衡供应与需求”的文章。两年之后,由沙瑟等人所著的《服务运作管理》教材问世,这是第一本直接以服务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著。
上述著作所表明的观点划定了服务管理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通常称其为服务觉醒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初步认识到服务的存在,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和强调商品与服务的区别。但是对服务运作的研究和概念体系的建立,仍然拘泥于传统的工厂式运作研究,未能突破传统制造业管理的禁锢。
2.服务管理研究的第二阶段:跳出产品模式
1980年~1985年期间,人们对服务问题高度热衷和感兴趣,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阐明有关服务的概念和性质,构建有助于理解服务和服务管理特性的概念结构。正如帕拉休拉曼(Parasuraman,1985年)所写的文章指出的那样:主要是建立了服务质量的概念模型并开始了对未来服务的研究,这是构建服务管理职能结构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服务质量对各个职能管理领域意义重大,作用突出。
服务管理研究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表现在服务研究脱离了完全以产品为基础的研究,开始了以服务领域自身内容和特征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工作,其他相关学科也开始将本学科的研究项目与服务管理相联系,开始进行跨学科的服务研究。
3.服务管理研究的第三阶段:跨学科研究
1985年~1995年期间,已经基本形成了较独立的服务管理研究领域。1990年,首届国际服务管理研究大会在法国召开。会议强调了服务管理研究的多学科性,指出服务管理研究涉及的学科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市场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等。从此,服务管理踏上了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较为科学规范的研究之路,并与服务营销和服务运作相区别,进入了重点进行跨学科性质的研究时代。同时,注重方法研究也是这一时期的一个特点。
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是芬兰学者格朗鲁斯(Gronroos)发表的一系列论著。他在1990年出版的《服务管理与营销》一书中,将企业的竞争战略划分为以成本、价格、技术和服务为主的4种形态,指出目前的市场处于服务竞争阶段,企业的经营战略开始转向以“服务”为主导的战略。他发表的《从科学管理到服务管理服务竞争时代的管理视角》一文,从理论上阐述了服务管理与科学管理的区别,论证了服务管理的特征及其理论和实践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他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论证了服务质量本质是一种感知,是顾客的服务期望与服务经历比较的结果。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顾客的感知,其最终评价者是顾客而不是企业。格朗鲁斯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服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凡德彼尔特大学服务研究中心等院校的学者和专家在“服务质量”领域的研究也日趋深入。汉斯凯特(Heskelt,1994年)在有关研究中,探讨了影响利润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服务利润链”式结构,形象而具体地将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这个结构对研究服务问题和寻找影响服务质量的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服务管理研究的第四阶段:回归本原
从1995年起,服务管理研究真正实现了由跨学科研究向交叉边缘学科本质的回归。各学科分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服务管理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努力在各个核心学科中建立服务的概念构架。拉斯特(Rust)在主持服务质量回报的研究中阐述了提高服务质量给企业带来的收益途径和机理,论证了服务质量与企业获利性之间的关系:
①从广义的服务质量角度来看,高质量可减少返工成本,进而导致高利润;
②高质量可以导致顾客高满意度,可达到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目的;
③高质量可吸引竞争者的顾客,产生高的市场份额和收益。因为利用现有顾客的口碑宣传吸引新顾客,可以达到增加销售和减少广告费用的目的。所以,一些学者认为,持续的服务质量改进不是成本支出,而是对顾客的投资,可以带来更大的收益和利润。
这个阶段的各种理论研究成果集中体现于美国服务管理领域的学术权威JamesA. Fitzsimmons的专著《服务管理》一书中。作者以其深厚扎实的理论积淀,从服务业与经济的关系讲起,逐步展开,依次涉及了服务的内涵与竞争战略、服务性企业的构造、服务作业的管理、迈向世界级服务、服务应用的数量模型等,基本上涵盖了服务管理的所有重要理论。可以说这是服务管理作为独立学科研究的开山之作与奠基之笔,对于开展服务管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