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学会授权:管理者不需要事必躬亲
【歪读】
子贱是孔子的学生,他曾经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他到任以后,经常弹琴自娱,不问政事,但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百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
卸任的官吏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在任时每天勤勤恳恳,从早忙到晚,此地依然没有像现在一样井井有条。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逍遥自在,不问政事,却能把这个地方治理得这么好?”子贱笑道:“你只是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政务,这自然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下属的力量来治理此地。”
【正解】
有的管理者事必躬亲,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不要以为他们才是主管中的楷模,其实这只是说明他们是时间管理的失败者。克拉伦斯·兰德尔曾说:“我同情那些疲惫不堪、毫无组织的殉职者,却只赞扬他们的同情心。”
【秒懂】
哈默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他在纽约有一位客户,这位客户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当他在自己的办公室时,除了与客户进行电话联络外,还要处理桌子上的一大堆公文,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处理。
客户到加州出差时,哈默约他早上六点三十分见面。这个客户说,他必然会提前三个小时起床,处理从纽约公司转来的传真,一一答复后,再将传真回传给他的公司。
哈默与他谈论,觉得他在太多的事务性工作中泥足深陷,而他的员工却每天都很轻松,只是做些很简单的工作,甚至不用动脑子研究自己的客户,只要等老板的指示就万事大吉了。
客户无奈地诉说了他的苦衷,他认为员工不具备和他一样的能力,无法把工作做得跟他一样好。哈默对他说:“其一,如果员工都像你一样聪明,做得和你一样好,他们早就当老板了,没理由仍然做你的下属;其二,你从来没有尝试过让员工负责,你怎么知道他们肯定做得不好呢?”
经过与哈默的交谈后,客户改变了过去的工作方式,开始放权,让有能力的下属独自处理公司事务,放权后,他的公司取得了很不错的业绩。
英国证券交易所前主管N.古狄逊根据自己的职场心得,提出了古狄逊定理:“一个累坏了的管理者,是一个最差劲的管理者。”有的管理者以自己的工作能力为参考标准,对下属完成工作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贪恋对于公司事务的掌握权,总是认为只有亲自督战才能完美地处理公司各项事物。
这种理念既违背了授权管理的真谛,也使管理者把太多时间用于处理事务性工作,反而丧失了在重要领域发挥的机会。时间的有限性注定管理者要善于发掘下属的潜力,通过授权把一些工作分派给下属去完成。《吕氏春秋》有言:“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真正高效的管理者是调兵遣将之人,而不是身处战场之中把每一个角色都客串一下。
实施“例外管理法”可以使管理者大大拯救在琐碎事务上浪费的时间,比如,管理者只让下属报告那些违反一般规定和制度的问题,对于可以参照规定解决的,则让员工充当仲裁官,以制度为准绳进行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