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对于管理者而言,只有将权力授予合适的人,使各个部门都真正达到了最佳的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无用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从而达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管仲功不可没。其实,管仲之所以能够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是因为他把治国强兵的具体事务交给了5个能挑大梁的英雄。管子向桓公禀报说:“开垦田地,扩大城域,开辟土地,种植谷物,充分利用地利,我不如卫国人宁速,应当让他负责农业生产;迎接宾客,熟悉升降、辞让、进退等各种礼仪,我不如隰明,请让他主管礼宾;早入朝、晚退朝,敢于触怒国君,忠心谏诤,不躲避死亡,不看重富贵,我不如东郭牙,请让他当大谏臣;在广阔的原野上作战,战车整齐行进而不错乱,士兵不退却,一击鼓进军,指挥三军,我不如王子城,请让他当大司马;断案恰当,不杀无辜的人,不冤屈无罪的人,我不如弦章,请让他主管法律。”正是在这5个人的帮助下,管仲才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把权力授予合适的人,搭建核心领导班子,然后重点管好这几位大将,通过他们来实现自己的雄伟计划:这是管仲在领导上最出色、最成功的地方。
对于管理者来说,把合适的权力交给合适的人,是成功授权的关键所在。杰克·韦尔奇说:“我的全部工作便是选择适当的人。”不过,这件事情说来容易做来难,是一个让很多管理者头大的问题。尽管要做好这个工作,需要管理者花时间,耗精力,但这绝对是非常值得的事情。选错了人,授错了权,就等于种错了种子,一定会制造很多的麻烦,而且制造麻烦的速度远比取得成绩要快得多。
经营管理者要学会察言观色,通过平时的观察,分清哪些人适合担当大任,哪些人不可重用。
1.气量狭小的下属不能委大任
一般的人,难免都会忌妒别人,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表现,因为有时候这种忌妒可以直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所以不能说忌妒就一定是消极的。但是如果忌妒心太强了,就容易产生怨恨,觉得他人是自己前进的最大障碍,到了这种地步,往往就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来。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气量太小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好干将,因此不能对其委以重任。三国时的周瑜不能不说是一位帅才,可就是因为忌妒心太强而送了自己的性命。
2.有抱负的下属能帮你成就大事
所谓有抱负也就是目光长远。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眼光,有些人比较急功近利,往往只顾眼前利益,目光短浅,虽然有时表现得相当出色,但是却缺少一种对未来的把握和规划能力,做事只停留在现在的水平上。
如果领导者本身是目光远大的人,对自己的部门发展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并且需要助手,那么这种人倒是最佳选择,因为这类人最适合于被管理者指挥,以发挥他的长处。
一个能共谋大事的合作者往往能在某些重大问题上提出卓有成效的见地,这样的人是领导者的“外脑”和“谋士”,而不仅仅是助手,如果领导者能充分利用这样的下属,那么对事业的发展无疑将如虎添翼。
3.勤于思考的下属可以委以重任
勤于思考的下属往往思维比较缜密,能居安思危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和结果,而且很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这种人往往也很有责任感,会自我反省,善于总结各种经验教训,他的工作一般是越做越好,因为他总能看到每一次工作中的不足,以便于日后改进。虽然有时候这类人会表现得优柔寡断,但这正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大可放心地把一些重任交给他。但需知道,这种人不擅冒险,没有闯劲,开拓性不足。
4.偏激的下属绝不可以重用
过犹不及,太过偏激的人往往缺乏理智,容易冲动,也就容易把事情搞砸。这正如太偏食的人过于挑嘴,身体就不会健康一样,思想如果过于偏激,就不会成大事。这种人总是使事情走向某一个极端,等到受阻或失败,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永远也到达不了最佳状态。这正如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理想往往是瑰丽的,不断引发人们去追求,但如果缺少对现实的依据,理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5.轻易许诺的下属不要轻易使用
无论大事小事,一定存在着各种问题,做事情说到底也就是为了解决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轻易就断定某件事没有任何问题,这至少表明他对这件事看得还不够深入。这种草率的作风是极不牢靠的一种表现。如果让他来做一些重大的事情,那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些失望的结果,所以这种人不可轻易相信他,否则上当的只能是你自己。
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否则一般人对任何事不可能轻易许诺,因为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各种无法预料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所以一个负责任的人并不一定会常常许诺。还有,正是由于他的责任心,使他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考虑,他才不会轻易许诺,这样的人才是可靠的,不要因为他们没有承诺而不委以重任,只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事情多半就会成功。
遇事轻易许诺的下属,随口就答应,表现得很自信,到头来却不能完成使命。而且这种人也常常为自己轻易打下的保票找出各种理由来推诿塞责,对于这种爱轻易许诺的下属,也不可轻易信任。
6.拘泥小节的下属尽量少委以重任
做任何事情,有得必有失,利益上有大也有小,要想取得一定的利益,必然要舍弃一部分小利,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些小节上争争吵吵,不愿放弃的话,那也就终难成就大业。就如做广告,很明显的一个事实,公司越大则广告也做得越大,现在很多跨国集团所创的世界名牌,都是长年累月广告效应的成果。有些品牌一年的广告费就高达几个亿,但是它们的利润却比这高出好多倍。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小节不拘得越多,所能获得的回报也就越多。
7.少言寡语的下属可担重担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下属未必就是能担当大任的人,而且这种人通常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他们只能通过口头的表演来取悦于别人,抬高自己。
真正有能力的下属,只讲一些必要的言语,而且一开口就常常切中问题的要害。这种人往往谨慎小心,没有草率的作风,观察问题也比较深入细致,客观全面,作出的决定也实际可靠,获得的成果也就实实在在。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一个领导者应该注意一些少言寡语的人,因为他们的声音往往最有参考价值。切不可被一些天花乱坠的言语所迷惑,这也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所应该具有的鉴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