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一名出色的管理者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总是排得满满的,事情的先后、轻重、缓急也都依次做了明确的细分。但有时也会因为事物的繁杂而干扰细分的逻辑,最后导致重要的、该做的事没有做到位或做充分,不该做的反而付出了大量的精力。遇到这种情况,作为管理者就需要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自我管理方法,规避被琐事缠身。
在企业管理中,人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想把工作做得更好,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绕开自己的短处,把不擅长的事情或者不该做的事情列出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自己从繁杂的事物中剥离出来,做到抽丝剥茧、有的放矢,做自己该做的事,达到从容管理的目的。
与普通人相比,管理者的责任重大,他们肩负着对社会、对企业、对员工的重任。特别在重大的决策面前,需要千万分的小心与谨慎。否则,就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为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周春生教授在授课期间,曾十分严肃地对学员说:“一根一分钱的火柴可以毁掉一座上千万元的大厦,创造一个大型企业需要数十年的工夫及运气。你付出了努力未必会成功,但是你不会管理企业,却注定要失败。所以,失败比成功要容易得多。医生要医好一个病入膏盲的病人很难,但是要医死一个人很容易。所以,你毁掉一个企业只需要一个错误的决策。很多时候资本运作你不得不做,但是你不得不慎重。”
那么,作为管理者来说,如何才能正确区分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呢?又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处理工作中的各种事项呢? 周春生教授列出了以下几点。
1.学会放权
对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因为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为了节约用人成本,管理者便一个人当十个人用,身兼数职,并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即便在企业壮大以后,各项工作也有了明确的分工,但他仍然会凡事都想过问,对其他人放心不下。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管理者的工作压力有增无减。员工积极性和潜力也受到打压,精神懈怠,对工作失去了动力和兴趣。这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其实,该放手时就放手,学会放权很重要。这样不仅能稳固人心,还能把自己从繁冗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更大的事情。
2.找准定位
也有不少管理者在对下属的工作不满意时,就会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这样就会导致自身职业定位失位。比如一些业务出身的管理者,他们在很多时候都把精力放在了“怎样拓展市场”上,而把自己管理企业的本职工作丢在一边。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些管理者都把自己当成了一名独当一面的将军,而不是掌控整个企业的统帅。
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不仅是一个十分优秀的计算机领域的天才,还是一个有着特别优秀管理才能的管理者。当他做管理的时候,就会把技术方面的工作彻底放下,把所有精力投入到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上。当他搞新技术开发的时候,就会把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彻底放下,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新技术开发中。实践证明,他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这样,他不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而且能还排除其他方面的干扰。
3.看清职责
孔子说:“不在其位者,不谋其政。”说的就是不该做的事情就坚决不要去做。但是到现在仍有不少管理者没有领悟到这句话的道理,他们片面地认为做得越多,效率就会越高。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如一个飞行员在开飞机的时候,如果做了其他的事情,即使做得再完美,也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很多管理者,或许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对工作中的多面手给予嘉奖,却没有注意到,这个人因为做了很多“分外之事”使得本职工作大打折扣,哪怕他们的分内工作已经完成。话说回来,假如他们能够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或许能做得更加精益求精。
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小李和小王同时被一家民营医院录用做实习医生。在工作期间,小李非常热心。除了本职工作外,她还会主动给患者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每天都忙到很晚才从医院回到家里。小王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对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他从来不去理会。
年底,这家医院对这些实习医生进行一次评比而择优正式聘用。很多接受过小李帮助的患者都以为,她一定会被聘用。然而结果出来后,却大出这些患者的意料之外。从不理会分外之事的小王被正式聘用,而热心的小李却被告之实习期满后离开医院。
很多患者对此感到大惑不解,纷纷找到院长探其究竟。院长解释说:“小李没有被聘用,就是因为她抢了其他人的工作。作为医生,职责就是帮病人看病。如果什么工作都做的话,那必定分散本职工作的精力。优秀的前提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一点上,小李是不合乎我们医院用人标准的。”
4.辨析重点
在现在的企业管理中,琐碎事务每天都会出现,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辨别事情轻重缓急的眼力,以便快速地排列出工作的重点和顺序。
一个果园内,树上结满又大又甜的果子。为了防止有人偷果子,果农在果园四周围上篱笆。一天,农夫发现园中的果子被人偷了。于是,农夫与家人开会讨论。家人认为是贪嘴的小孩所为,并且一致认定篱笆墙的高度过低。农夫回到果园后,便把篱笆墙的高度从原来的2公尺增加到3公尺。第二天,农夫发现果子仍被人偷了。农夫很是生气,除了加强日常巡护之外,狠狠心又把篱笆墙的高度增加到了5公尺。没想到过了几天后,果子仍然被偷了不少,最后农夫开始考虑把篱笆墙的高度增加到10公尺。这时,有人问偷果子的小孩,篱笆墙有10公尺高,是如何进到果园里的。小孩笑着说:“只要他们不把那被我破坏的口子堵上,篱笆墙再高,我照样能进去。”
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许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但是管理者经常忽略了重要的工作,而把主要精力消耗在一些看上去很重要而实际上却毫无意义的琐事上,最终耗时耗力,成效却微乎其微。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在面对大量的工作时,一定要提高辨别能力,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重点工作上。
5.保持高度
在北京有一位网络CEO,除了产品质量、财务状况、市场反馈这三点之外,基本啥事不问。至于企业的很多在别人看来都需要他直接参与决策的大事,他都放心让属下去做。他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景点和运动场上,即便如此,他的企业在互联网行业中始终保持着十分强劲的发展势头。
无疑,这位CEO是聪明的,他没有把自己陷入琐碎的事务中,而是抓住了企业经营的三个关键点,以此来掌控企业的发展方向,使之不至于出现偏差。
在北大清华的管理课堂上,教授们特别注重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从中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管理经验。他们认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一定要做到既能列出自己的常务事项,又能列出不该做的事项。这一点与一个人一生一定要做的十件事、要记住一百句格言同等重要。因为一个多面手,很有可能哪一面都做不到。做好自己该做的,其他的放手让别人去做,或许会比事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做得更好。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来,并将其处理妥当,这才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