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有意注意”,这是稻盛和夫的名言。他认为,人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最能够体现一个人能力的,就是看这个人是否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而稻盛和夫提出的“有意注意”,意思就是说有意地去注意,指具有目标预定性地用一定意志力主动努力去注意。稻盛和夫说,“心纯见真”,清澈纯粹的心灵可以看见真相。因此,“应该努力保持一颗纯洁的心,才能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观察和认识事物”。
在稻盛和夫的观念中,要作出正确的判断,首先要明白自己面临的情势。为此需要触及事物本质的、敏锐的洞察力,不忽略细节。这种敏锐的观察力源于神经的集中,而这集中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
在这里,稻盛和夫认为人的精神和神经有着密切的关联,神经的集中如果能成为一种可控的习惯,那么在工作中的种种细节都可以被我们随时集中精神而掌握。也就是说,在我们需要集中精神的时候,我们的神经就要像上了劲的弹簧一样绷得紧紧的。然而,在一般的工作中,稻盛和夫却发现大多数人并没有这种集中精神、绷紧神经的习惯,这就导致了员工们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精神集中却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习惯的刻意培养,在生活中实在是太少了。虽然人人都有上进之心,但是真正去培养自己习惯的人几乎没有,这是一个可怕的现象。这种可怕不是源于我们的无知,而是我们明明知道怎么办会变得更好,而不去这样做。
稻盛和夫说:“很多人都以忙为借口,不注重这种习惯的培养,也无暇注意细节,但其实繁忙正是养成这种习惯的最佳时刻。即使是你不关心的事物,也应该试着有意地予以注意,这就叫‘有意图的注意’,或叫‘有意注意’。养成‘有意注意’的习惯,就使人们具备了一种能力,一旦需要,就能很快作出正确判断。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注意力,因而随时能下正确决断的人,才称得上真正有能耐的人物。”
那么,什么才是稻盛和夫口中的“注意”呢?稻盛和夫认为,集中精力意味着把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完全钻到里面去。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尤其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就是所谓的“注意”。
稻盛和夫认为,人们在工作的时候,面临的并不仅仅是工作本身而已,虽然责任是工作,但仍然处于人与人沟通的社会环境之中,这样就往往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客观条件和本身主观因素的限制。集中注意力从事工作,就要通过主动地去使用意识来达到高度集中。而所谓克服困难,也就是排除外界的干扰,克服分心的念头。
“有意注意”理论并非独立存在或者凭空想象出来的,它也是稻盛和夫从工作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稻盛和夫认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感兴趣而又必须去做的事情,这样,我们就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集中精神去做这件事。然而,如果不做这看似不起眼的努力,那么这份工作很难随着我们糟糕的情绪完成。也就是说“有意注意”和认识工作的目的、积极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这些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在“有意注意”这一理论上,稻盛和夫非常强调环境的重要性。稻盛和夫在年轻的时候,整天忙得天昏地暗,还要在走廊听员工的汇报,但是他时常不能集中注意力听报告,这使他意识到讨论事情就不能这样随随便便在走廊,倒不是说形式的重要性,非要搬到大办公室去,而是既然要讨论事情,就应该找一间办公室或者到比较清静的地方去谈,这样可以专注地听。他告诫自己不能再有此轻率之举。
当集中精力以后,办事的效率就会提高。久而久之,就能锻炼自己“有意注意”,因而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有意注意”就像在使用锤子,要想让锤子发挥最大的效果,就得把力量集中在前端凸起的那一点,也就是关键的“集中力”上,稻盛和夫如此说。
只要做到“有意注意”,那么让我们的工作走上预想的轨道并非难事,我们甚至还可以借此更加了解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