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松风工业艰苦、破败的环境与氛围一度令稻盛和夫犹豫不决,甚至一度想辞职离开。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公司前景、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等确实差强人意。但是当稻盛和夫决定留下来后,他便完全变成另外的一个忘我的人。这是典型的稻盛哲学,从事一件不喜欢的工作,必须努力喜欢它,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后来,他组建了研发小团队,进入了哲学朦胧阶段。他们的奋斗经历为稻盛和夫的哲学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松风工业的经历实际就是稻盛和夫“第一桶金”的起点。
创建京瓷的最初几年也是稻盛哲学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稻盛和夫把目光投向京瓷运营时,他最初想的是一定要技术立企,还没达到哲学的高度。在创业阶段,有三件事情对稻盛哲学的产生起到关键作用。
第一件事是松风工业的罢工事件。当时,松风工业举行大罢工,稻盛和夫顶住压力与特瓷课的员工们一起坚决不罢工,努力保住松下订单。这期间,他的思考、决定和团队行动实际上已经为稻盛哲学的产生起到了铺垫作用。
第二件事是芝麻“小”事儿。当时,三井物产的吉田先生约见稻盛,因为稻盛和夫对被这样的“大人物”约见还有些惊诧,所以有点紧张,吉田先生见状后,说:“稻盛技师,随意些,叫我吉田就好了。”在交流过程中,稻盛发现吉田先生很认真,于是就坦率地说出自己有致力于镁橄榄石开发并工业化的想法,为了重振松风工业,应该给员工指出公司前进的方向等等一一相告。吉田先生听后说:“稻盛,你虽然年轻,却有着自己的一套哲学。”与吉田先生分手后,稻盛和夫反复咀嚼着吉田先生话中“哲学”一词的含义。
第三件事是员工的辞职风波。当时,创业初期进入公司的11个高中生提交了请愿书,要求稻盛和夫做出定期加薪和年底奖金的承诺。如果不答应,他们就要集体辞职。经过三天的艰苦交流,稻盛终于说服了他们。在京瓷发展的历史上,这是一件小事,但绝对称得上是“关键的小事”。这个事件引起了稻盛和夫的深入思考。经过几周的痛苦折磨,稻盛和夫想通了:最初创业的目的只是想让自己的技术问世,如今背负员工的这些负担,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经营呢?如果只是为了追寻作为技术工程师的浪漫理想,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以牺牲员工带来的虚假繁荣。公司应该有更重要的使命,经营公司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必须永远保障员工及其家人的幸福生活。于是,他提出了“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的企业经营理念。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有些不足。自己的人生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养活照料员工吗?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能够承担更崇高的使命。因此,在经营理念上,他又加上了“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由这个理念开始,稻盛和夫一路走来,历经五次经济危机,创建了第二个世界500强KDDI,拯救了500强的日航。
可以说,稻盛哲学是历经反复的“锤炼”,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逐步提炼和提升的哲学。
稻盛哲学有别于其他思辨哲学。他的哲学是基于以“致良知”为核心的哲学。曹老师讲道:稻盛和夫有智商、情商,还有“哲商”。这个“哲商”就是稻盛和夫以致良知为核心的哲学。稻盛哲学的核心是致良知,是商业的良知。这就是稻盛哲学的鲜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