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机会成本给我们的启示,选择应选择的,放弃应放弃的。
对日常生活的启示
我们既要善于选择, 也要善于放弃,在选择与放弃中作出理性选择 ,获得最大收益。
消费这件事,最怕 “认真” 两字。
如果你不认真, 钱也就糊里糊涂花出去了,不计较得失, 自然花得高兴。 比如拿10块钱买一顶帽子还是买一副手套都无关大局,只要你自己愿意就行。据说,当印度人在兜里的钱仅够吃一顿饭或看一场电影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决定饿着肚子去看电影。 谁能说他的决定不对呢?
但如果你认真一回,这消费里的学问就另当别论了。 里面可谓“门道多多"。例如,当你决定今晚带朋友一起出去玩, 有两种选择,要么看电影,要么去吃饭。 电影票每张5元,吃晚餐的费用大约为50元, 当然你可能会说,如果有钱, 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你选择的时候,你已经将你可能获得的收益和支付的成本作了比较。
看电影,你只需支出10元作为你的成本,获得的收益将是看电影带来的享受; 而吃晚餐将支出50元, 晚餐的成本支出将是看电影的成本的5倍,因此你必须期望吃晚餐所能获得的收益将超过看电影的成本加倍, 你才会理智地选择吃晚餐。
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读书也罢,工作也罢,都取决于行为者对其从成本收益角度进行的自我评估。
对决策的启示
既要善于选择,还要学会放弃,这在经济学中叫作机会成本。 经济学中把作出一个选择或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称为这一决策的机会成本。凯斯和费尔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对机会成本作出了如下描述: “产生机会成本的原因在于,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 比如时间问题,一天只有24小时。 我们必须在此约束下生活。
看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如果你用同样多的钱和时间所能够做的其他事情的价值;大学教育的部分成本是你从事全日制工作所能得到的收入。 假使你的邻居今天要修剪他的草坪, 他就没时间带孩子去动物园,而这正是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
比尔和科琳(书中假想的飞机失事中幸存的两个驾驶员,他们落在了一个荒岛上)会偶尔决定休息一下,躺在海滩上享受阳光,在某种意义上这一收益是免费的,他们不必为此支付货币。然而实际上,它具有机会成本,躺在阳光下意味着花费时间,否则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 在制定日常决策中,考虑一下机会成本有时是有益的。 ”
假定一件事属于非此即彼、 两者择一的选择,而且两种选择几乎有着相同的吸引力,这种选择无疑是困难的。 按照上述原则, 对两个选择对象进行分析,如果其中一个有51%的选择理由,就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它,这就是所谓的51%原则。
选择了一个, 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个,就意味着失去了 49%。 有得必有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时你必须承认这个现实, 49%已经变成了零,不必再为它费心思,而应当全力以赴地去筹划如何把51%尽快地转化成100%。
我们在作出任何选择时都必须花费机会成本,利用51%原则也许可以使你获得的价值至少不低于机会成本的价值。
在实际生活中所碰到的事情往往是非常复杂或者说是“模糊”的,而且通常不可能用准确的数字来表示,所以这里所说的51%并非真的要计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而只是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 当你要作出一个决定时,通过判断明确了哪个方案 “好一些” 就可以毫不犹豫地作出选择。 通过这样的思考方法的锻炼, 可以使人们遇到问题时不会优柔寡断、拖泥带水,而逐渐养成简洁明快、 善于决断的良好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