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经济学里的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案例
小明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北京一所知名高校,但是他看到身边一些特别有能力的同学却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而选择了工作,感到很不可思议。 于是,他问这些同学为什么选择工作,一位同学拍拍他的肩膀说: “这样,我给你算一笔账。
很快,这个同学找来了一个小本子,一点一点给小明算了起来:
第一,我考上的那所大学是一个二流本科, 而我所学的专业也不是那所学校里的热门专业,这样一来, 即使毕业了就业前景也不是很乐观,这是我放弃上大学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 上大学就意味着每年要交5000元的学费,四年下来就是20000元,而如果我选择不上大学,凭我的能力找一份月薪在2000元左右的工作根本不是什么难题,这样四年下来我就能赚取96000元,当然,我算的这些钱并没有将衣食住行算进去,因为无论我上不上大学,这项支出都是必需的。 这样算来,我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高达116000元, 这个数字实在是太高了,这是我放弃上大学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以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我所学的专业如果在我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月薪3500元的工作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这样一来,我需要三年多一点的时间才能赚回我的机会成本,而如果我选择工作,四年以后我的月薪肯定也超过了 3500元,如此算来,放弃上大学是明智的选择, 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了。”
听了同学的话,小明对他的超前思维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也萌生了放弃进大学深造的想法。
这位同学听了连连摇头, 并语重心长地说: “你的录取院校是国家'211'工程的重点院校,你所学的专业无论是在这所学校还是在社会发展趋势中都是支柱专业,就业形势一片大好。 这样, 四年后你大学毕业时在北京找到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易如反掌。
假设你的机会成本和我一样也是116000元, 那么你只需两年的时间就能赚回你上大学的本钱,并在十年后赚到50万元的资产。 而如果你不上大学,顶多和我一样, 四年后赚取96000元,即使以后涨了工资提高了待遇,十年后顶多赚取50万的资产,但是社会地位却远远不及高学历的人, 这样算来,你上大学才是明智的选择。 ”
小明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高高兴兴到北京上大学去了。
给我们的启示
会用时间换金钱,更要会用金钱换时间。
这个故事可以说将经济学中“机会成本” 的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让我们得以用一种全新的经济学眼光来看待目前逐渐普及的上大学现象。 你选择花钱上大学,就等于放弃了工作赚钱的机会,因此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你工作赚取的薪水与你上大学的花销之和。
你选择在周末看电影而不是打零工,那么你看电影的机会成本就是电影票钱与你打零工挣得的工钱之和。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人们多少要有一些财务知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财商” 。 而机会成本在财务经济学上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既虚又实的一种成本。
它是指一笔投资在专注于某一方面后所失去的在其他方面的投资获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