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见贤思齐。遇到品行好的人,要学会效仿,并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德行。中国对“贤人”的解读一般是:既可以“修身、齐家”,又可以“治国、平天下”。这与稻盛和夫所说的“自燃人”有着相近的意味。
稻盛和夫鼓励我们努力成为一个自燃人,那么,成为自燃人的途径是什么呢?稻盛和夫列出了以下几点要素:
(1)学会自燃,热爱当下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人生道路中总是充满了酸甜苦辣,有欢乐自然也会有痛苦。面临困境,也许有人会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公,这样一来,人的情绪只会越发消沉,而后浑浑噩噩走完一生。但也有的人非常热爱自己的生活,面对困境,他们往往会选择积极面对,不断地告诉自己,当下的这点挫折其实算不了什么。有了这样的心态,人们就会产生积极面对难题的态度,很多难题都到了眼前的时候往往就会迎刃而解。
哲学家说:“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学会自我燃烧,用自己的热情去填充整个人生,微笑面对生活,生活才会善待自己。
(2)勇于处在旋涡流的中心,学会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
要成为一个自燃人,除了学会自我燃烧,还要做到感染他人。稻盛和夫提倡我们成为一个自燃人,目的不仅仅是要我们成为这种人,而是在我们成为自燃人的同时,要能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应当是正面的、积极的。
自燃人往往需要与很多人打交道,很多时候就会处在一个旋涡流的中心,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处在旋涡流中心的人往往是众人目光的焦点,也最易成为领军人物。能否做好这个领导者,便是对自燃人的一个考验。
(3)要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世界上幸福的人多半是拥有工作的人,也就是有事可做。我们要热爱生活,当然也要热爱工作,这是成为一个自燃人在态度层面上的表现。而当态度落实到行动上,就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进行指引,也就是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汇集努力的方向,最终走向目标的终点。生活当中,有很多功成名就的人曾在年少之时规划过自己的人生,他们要求自己在30岁、40岁、50岁的时候,要达到不一样的人生巅峰,然后朝着这些阶段性的目标勇往直前。
(4)要有自我燃烧的意愿,然后把这种意愿深入到潜意识里
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首先心中要形成对这件事的渴望,只有有了精神动力,行动上才能付诸实施。要成为自燃人,首先心中要产生成为自然人的强烈意愿,这种意愿也可以称为欲望,有欲望才会有行动。
艾莫先生说:“当你下定决心要取得成功,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那便是你获得成功最大的秘诀。”当人极度渴望做成某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所以稻盛和夫才会提出“潜意识”的说法。潜意识是人内心最深处的想法,有时候连本人也察觉不到,但它总是会驱使我们朝着那个方向发展,成为我们行动的方向标。所以,要时刻保持自我燃烧的意愿,有多大的意愿就有多深刻的体现。
(5)拥有了成为自燃人的意愿,然后培养相应的能力,不遗余力地向着这个意愿努力
稻盛和夫表明,要想成为一个自燃人,拥有强烈的意愿之后,便要培养成为一个自燃人的能力。一个自燃人需要充分捕捉外界正在变化着的信息,然后不断地充实自己。要获得这样的敏锐力和洞察力,就需要抓住一切机会去磨砺自己。
在此,稻盛和夫再一次提到了“努力”,他的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显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拥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是远远不够的。即便聪明的头脑可以得90分,但因为骄傲自满不自省,却只挥洒了30分的热情,那么成功的分数只有2700。然而,若是一个不够聪明的人,他只有60分的能力,不过凭借着一颗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心,用努力把热情挥洒到了90分,那么成功的分数就变成了5400。
所以,勤能补拙,努力就会获得回报便是这个道理。
(6)利用充满正能量的环境和人群来充实自己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同这样的人打交道。所以,想要成为自燃人,就要善于发现身边的自燃人,或者是寻找一些可以培养自己成为自燃人的所在,比如充满正能量的人才论坛。一些拥有积极能量的人聚集在一起,总会把一些正面的影响互相传递,这也是一个修炼品行的途径。这样的方式同于读书的作用,读书会让我们的思想沉静下来,当我们内心不起波澜的时候,才能作出理智的决定,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观察稻盛和夫给出的成为自燃人的方法建议,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成为这样的自燃人。稻盛和夫身体力行,以一个自燃人的身份向我们展示了一套成为自燃人的进阶阶梯,希望我们都可以从中获益。